發酵的方法是:
① 加水量的要求:將各種農業廢棄物混合拌勻,加入適量的水.使含水量達到60~75%以上(一般要求的加水量為料水比為1︰2~3)。
② 碳氮比的要求:理論上要求碳氮比25~35︰1,發酵效果才比較好,但如果是農作物秸稈例如玉米秸稈等覺見秸稈的碳氮比為65~85︰1,碳素過高,不利于發酵,即使發酵完成,所生產的有機肥仍然碳氮比過高,如果施于農田,則可能產生土壤中的微生物與農作物爭奪氮素的現象,造成農作物幼苗生長不好的缺點,例如麥苗會因缺氮而黃化、瘦弱,生長不良。
碳氮比的解決方法:在每2立方米秸稈中加入6~10公斤尿素一起發酵,尿素先溶解于水中加入;或加入10公斤磷酸二銨;或者加入200公斤一周內的動物糞尿都可以達到很好的調節碳氮比的效果,再加入秸稈腐熟劑;
如果是田間秸稈的凼漚發酵,則*好是把秸稈粗粉碎處理,秸稈粉碎后,在秸稈表面每畝撒施碳酸氫銨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再加入秸稈腐熟劑,然后耕翻。
③ 秸稈腐熟劑的加入量:國家要求每噸秸稈有機物至少加入2公斤的秸稈腐熟劑,但實際情況有所區別,國家的要求是針對正好符合國家農用微生物菌劑標準GB20287-2006的產品而言的,這種產品的微生物含菌量標準規定為0.5億/克,但如果產品的微生物含量達到10億/克以上的產品,則發酵一噸秸稈只需要100克就可以,堆肥快速腐熟劑的含菌量達到80億/克,完全可以只用100克就達到快速腐熟的要求。
④ 發酵過程中操作要求:要求堆高不少于80公分,每次處理量不少于2立方米,太少則很難保溫,要求在發酵過程中,至少翻堆兩次為宜,目的是發酵中途補充空氣,加速發酵進程;發酵堆溫*高宜達到60度以上,并保持兩天以上。
⑤ 除了加入上面說的尿素、或磷酸二銨、或動物糞便等來調節碳氮比外,建議加入過磷酸鈣,加入量為每2立方米加入10公斤,或每噸秸稈料加入25公斤,過磷酸鈣既是肥料又有除臭作用。
⑥ 必須指出的是,堆肥發酵是一種半好氧發酵模式,發酵過程中可以通過在中間插一把秸稈作為通氣道,或翻堆兩次的方法供空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