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樓宇對講龍頭企業安居寶宣布,將在7月份會對樓宇對講產品實施價格下調,意在搶占二三線城市。降價幅度10%-20%的決定,引來業內許多人士的擔心和猜測:樓宇對講行業可能要面臨一次行業的洗牌;其他公司是否要跟隨降價;二三線城市的品牌將何去何從?中小企業將如何應對這場風暴?總之,安居寶到底該不該有降價之舉?
全數字樓宇對講,智能家居可視對講門鈴,湖北樓宇對講
安居寶降價之舉 該與不該?
自古以來,市場競爭的形式就有“價格戰”一說,久而久之,業內一傳出降價的消息,就會有種“談價色變”的恐慌與猜忌,一部分人會想到,是不是有人要通過降低價格,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或是以此打敗競爭對手,那么究竟何為正當價格競爭?何為不正當競爭呢?
正當價格競爭VS不正當價格競爭
價格競爭,即打價格戰的要素有:高質量、低成本、優服務、壓費用。為何如此衡量呢?高質量,就是產品的性價比,而性價比是所有客戶的優先選擇。特別是當今經濟水平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觀念改變了,越來越看重產品的質量,價格往往是次要的考慮。所謂的低成本,自然是保障產品質量前提下的,把固定成本降下來。優質服務自然是價格競爭戰的必要元素。客戶的選擇除了看產品質量,很大程度上還是傾向于服務,服務是軟性支持。*后就是管理費用,毛利取決于成本,但過高的費用同樣影響到價格競爭的有效執行。
以上分析了價格競爭的四大要素,市場中存在很多的不合理競爭,在于市場同質化非常嚴重,產品質量失去了競爭優勢之后,就通過降價的手段獲取利益。一味的低價格競爭,而改進產品質量和提升技術能力,會在價格戰中一敗涂地,*終會被市場所淘汰。每個行業都或多或少存在著,樓宇對講也不例外。國內樓宇對講行業發展已有20多年,技術創新有,但是產品同質化現象也是存在的,以價格戰獲取的利益的企業也是存在的,因此安居寶的降價之舉,也難免得到業內的擔心和猜忌。但安居寶的行為是有章可尋的。安居寶,作為樓宇對講業內目前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其經濟基礎、技術實力、售后服務等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可以在其2013年的*一季度年報中可以看到:公司銷售樓宇對講系統142,199套,實現總銷售收入4,73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87%;實現營業利潤57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6.6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8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06%。而在12年,公司樓宇對講系統實現收入3.25億,占營業收入的89.4%,由于規模效應,樓宇對講系統毛利48.08%,同比增加1.64%。毛利達到了48.08%的有效數字,與宣布樓宇對講產品價格調整幅度10%-20%的實力是相符合的。
另外,在安居寶的今年的企業研報中,筆者看到的是:
來自國金證券的分析,指出安居寶的樓宇對講業務已經進入規模效應期,份額將穩步提升。目前公司在國內樓宇對講市場的份額超過15%,已經達到規模效應。預計未來份額將每年提升3個百分點,3-5年內超過30%的份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