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石化是國家“一五”期間建設的以“三大化”為標志的*一個大型化工生產基地,被譽為新中國“化工長子”。在低碳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吉林石化公司突出集約式、節約式和清潔式發展思路,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尋求老國企的新突破。
五年前,如何發展的問題擺在吉林石化公司面前:一個有著半個多世紀歷史的大型國企,應該選擇一條什么樣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走過50多年風雨的新中國化工長子,如何在新的歷史潮流中破難攻堅,挺起勇擔更重責任的脊梁?
五年間,松花江畔競風流。吉林石化認真履行承擔責任、忍辱負重、承繼事業的“三個義務”,堅持戰略制勝,扎實做好重組整合、管理創新、科技興企等大文章,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動力,迎來了科學發展的明媚春光。
戰略管理:牢牢把握發展大局
戰略是企業試水深海的航標。吉林石化堅信:一個出類拔萃、卓爾不群的企業戰略,必是結合實際做好戰略管理及控制,并隨著企業經營環境改變而不斷調整、完善的戰略。為此,吉林石化在“十一五”這一極為重要的時期堅持戰略制勝,并針對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適時、有效地為發展戰略注入新內容,從而推進公司科學發展不斷躍上新水平。
挺過艱難的2006年之后,吉林石化將戰略的重點放在重組整合上。在2007年“整合年”里,吉林石化廣泛調研,首先根據自身實際對發展進行清晰定位。在此基礎上,吉林石化提出“安全生產、保持穩定、平穩過渡”的工作原則,并實行重組整合“兩步走”戰略。經過紛繁復雜的整合過程,吉林石化62家單位縮減為38家,組建了礦區服務事業部,同時對物資采購、產品銷售等12個重點業務和整合難點進行了專題調研,適時推進同類資源和專業整合。重組后的吉林石化,人心穩定,優勢彰顯,發展基礎更為堅實。
通過改革,吉林石化搭建起持續發展的大平臺,由此吹響新一輪發展的號角。在2008年“發展年”的戰略支撐下,吉林石化面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汶川特大地震、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石油化工市場劇烈波動帶來的嚴峻困難和挑戰,緊緊圍繞“穩定、安全、環保、發展、和諧”十字方針,統籌兼顧,精心謀劃,務實創新,全年加工原油675萬噸,生產乙烯79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40億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針對這一定位,吉林石化將2010年確定為“建設年”。在戰略制勝的道路上,在長吉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形勢下,吉林石化以千萬噸煉油擴建為抓手,加快了節奏,加大了步伐。吉林石化總經理王光軍提出確保完成“建設年”各項任務的“五建五保”措施,即公司上下加強黨的建設保穩定;加強基礎建設保安全;加強項目建設保發展;加強機制建設保效益;加強文化建設保和諧。通過它,吉林石化開創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新篇章。更多文章請訪問吉林化工:http://www.pvc123.com/b-jilinhuago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