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防腐膠帶由聚乙烯基材和膠層組成的防腐用工業型膠帶。
聚乙烯防腐膠帶
聚乙烯防腐膠帶[1]
2組成
聚乙烯防腐膠帶由基膜和膠層兩部分組成,基膜為聚乙烯膜片,膠層為丁基橡膠,有很好的機械強度和粘接密封性能。按其作用可分為防腐帶(內帶)、保護帶(外帶)、補口帶。根據防腐層等級要求分為普通級、加強級和特加強級。[2]
3施工等級
防腐層等級 總厚度(mm) 防腐層結構
普通級 ≥0.70 一層底漆+一層內帶+一層外帶
加強級 ≥1.40 一層底漆+一層內帶(搭接為膠帶寬度的50~55%)
+一層外帶(搭接為膠帶寬度的50~55%)
主要應用于石油、天然氣傳輸;化工、城市建設中的給排水和煤氣輸送等埋地鋼質管道的外表面防腐,具有施工方便,無污染等特點。聚乙烯防腐膠帶從60年代開始就在油氣鋼質管道上作為外防腐材料廣泛應用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由于它的優良防腐性能和方便的施工性能,使它在管道防腐材料體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且由于聚乙烯防腐膠帶生產企業進行不斷的改進和提高聚乙烯膠帶的品種與質量,從而使聚乙烯防腐膠帶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
4施工工藝
鋼管表面處理-涂刷底漆-膠帶纏繞
預處理規定
1. 清除鋼管表面的焊渣、毛刺、油脂和污垢等附著物。對于防腐層大修的管道,應使用合適的方法去除原有的防腐層及殘渣。
2. 采用機械或噴砂拋射除銹方法(如果特別指定噴砂處理),其質量應達到國標《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GB/T8923-1998中規定St3級或Sa2級.(等級標準見附錄)
3. 除銹后,對鋼管表面露出的缺陷應進行處理,附著表面的灰塵、磨料應清除干凈,鋼管表面應保持干燥。當出現返銹或表面污染時,必須重新進行表面預處理。
涂底漆
1 鋼管表面預處理后至涂刷底漆前的時間間隔宜控制在6小時內,鋼管表面必須干燥、無塵。
2 底漆應在容器中攪拌均勻。當底漆攪稠時,應加入與底漆配套的稀釋劑,稀釋道合適的粘度時才能施工。底漆可以使用干凈的毛刷、輥子或其它一些機械方法噴涂。
3 涂刷在鋼管上的底漆應無漏涂、無氣泡、凝塊和流掛等缺陷,應形成均勻的薄膜。厚度應大于或等于30微米。焊縫處要仔細涂刷,以防漏涂。
4 待底漆表干后(在常溫及空氣自然流動狀況下,一般需要5-10分鐘),即可纏帶。應特別注意溫度低時或在溝槽施工時,表干時間要長,確保鋼管下半部分表干。
5 鋼管表面涂刷底漆后至纏帶的時間間隔宜控制在8小時之內,底漆表面應干燥、無塵(風沙較大或空氣濕度較大時,應立即纏帶)。如超過8小時或隔夜,應在纏繞膠帶前重新涂刷底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