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彈指一揮間,智能家居進入中國市場已經從高深莫測的高科技產品,經歷幾番風雨磨礪,技術改進,創新發展,終于化繭成蝶,以高性價比的形象逐步進入尋常普通家庭,改變了人們祖祖輩輩的生活方式,懷揣一部智能手機將家攜帶在身邊,傳說中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愜意生活不再是幻想,只要你想,就可以做到。
智能家居曾經走彎路
如今非常火熱的智能家居,其實起源于美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漂洋過海進入國內市場,試圖搭乘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東風快速普及一下。隨后包括海爾、海信、聯想等一批國內企業聞風而動,推出帶有智能家居概念的產品,一些房地產開發商也紛紛效仿,宣傳中打出智能口號,如著名的有深圳百事達地產的紅樹西岸和上海的湯臣一品。
但問題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居,只是看起來豪華高檔,華而不實,在系統集成方面尤為欠缺。尤其需要綜合布線,需要鑿墻穿壁,埋管布線,工期較長,工程量巨大,一旦固定后移動較難,想要升級更新系統也很復雜,需要重新扒墻布線,因此,經過一段時間喧囂后,市場歸于平淡。
直到近年來,物聯網、云計算、新一代通信技術崛起,智能家居才迎來真正的春天。尤其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普及,讓智能家居從有線時代步入無線時代,例如領軍企業智能家居推出的Smart Room智能家居,無需布線,只要初中以上文化者對著說明書自行組合安裝,成本低,功耗小,組網方便,用戶可自如添加新的智能單品實現系統的更新。
市場呈現全方位競爭
智能家居是物聯網技術在家庭的代表應用,促進室內外信息交流,優化生活方式,讓人們過上快捷聰明、健康舒適的生活,成為眾多企業爭相涉獵的香餑餑。谷歌、微軟、蘋果、新浪等互聯網巨頭已不同程度進入這一朝陽產業,分食蛋糕,行業競爭驟然升溫,新技術、新產品接連出爐。
對比傳統智能家居,新一代無線智能家居,智能化程度、組網便捷、售后服務都有了大幅提升。以前的智能家居多半屬于單個智能家居產品的組合,并不能做到整個系統有機結合,整體控制很難,智能程度不高,操作程序復雜,效率較低。而物聯傳感的Smart Room智能家居采用整體式控制,用戶可以將電器、電燈、窗簾和各種傳感器任意組合,設置成自己喜歡的場景,采用場景式控制,發令執行“離家”模式,一次性關閉家中的電燈、電器和水暖設施,并啟動安防系統,快捷方便。
產品較量升級為營銷大戰,為搶奪市場蛋糕,企業紛紛尋求新招。物聯傳感將智能家居與其集團的銷售渠道、服務體系以及多元化業務相結合,例如將智能家居與其家電、IT產品,以及家裝、地產、物業服務等結合起來,推出一體化的集成服務亦取得不俗的成績。如物聯傳感與國內多家大型房地產企業和家裝公司結成戰略合作伙伴,整合雙方優勢,取長補短,共同拓展市場,實現雙贏。由于競爭激烈,智能家居已經由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蔓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智能家居銷售、安裝體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