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電梯安全工作的意見》中,對電梯的安全管理責任進行了界定,明確了電梯使用管理的責任主體,提倡利用安防技術,如基于物聯網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保障電梯安全。
對于該《意見》,支持者認為,近年來電梯事故多發,已經成為嚴重威脅民眾生命安全的不利因子。而遠程視頻監控有利于及早發現安全隱患,降低風險。援引前瞻產業研究院公布的《2013-2017年中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2006-2011年,我國電梯事故數量整體上呈現增長態勢,尤其是在2011年,電梯事故數量達到64起,為近幾年中電梯事故最多的一年。2012年,全國共發生電梯事故42起,和上年相比下降了22起,但仍較多。因此,支持者認為,和生命安全相比,個人隱私顯然不是最重要的。
而反對者則認為,電梯事故的發生遠程監控的效果有限。前瞻產業研究院特種設備檢驗檢測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電梯事故發生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和安全附件或保護裝置失靈,其中,15起為作業人員違章作業,9起為客違章或家長監護不當,4起為與三角鑰匙保管不善有關聯,3起為救援逃生方法不當,2起為安全保護裝置失靈。而電梯事故中,對于一些突發事件,在遠程監控條件下是無法阻止的,例如事故中的違章作業導致的事故,如果不是行業內,對于是否違章作業是無法判斷的,而且監控后臺管理人員也不能保證時刻都盯著監控錄像。電梯里的監控系統更多的是為事后的事故調查提供線索。
對于上述兩種意見,筆者認為各有道理,但是總的認為不能因為作用有限就反對,畢竟是關系到人身安全的大事。對于個人隱私,則需要管理者加強監控錄像的管理,避免個人隱私外泄。http://www.sh-dmz.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