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志的http://www.yusn.cn/雛形期:巖畫和圖騰
巖畫和圖騰是標志的雛形。舊石器時代,人類為了生存在與大自然進行的搏斗中,發明了骨器、燧石器和石器,在這同時也伴隨著產生了人類最早的藝術形式――巖畫。如賀蘭山留存下來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巖畫。人類這種早期的藝術形式可算是最早的標志形式。
圖騰是外來語,是原始人類對自然物崇拜逐漸發展而來的。也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認為該植物或動物同氏族有血緣關系或生存關聯,便將它們用做本氏族的標記把它們當做神靈崇拜,也稱作圖騰崇拜。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志。這類圖騰圖案大多作為部落舉行宗教祭祀等活動時的形象標志,同時也是用以區別其它部落的標志符號。此時,標志的形式比巖畫的標志形式大大地向前跨進了一步。
2.標志的成熟期:封泥、印章及印記的形成
封泥和印章及印記是秦朝以及秦以前商品交流時的憑證。“封泥”是在商品交流的過程中,將貨物捆扎好后,在其繩結上用泥固封,并趁泥未干時捺上印章,作為信譽的保證,以防私拆。正如現代的火漆印封一樣。同時也有表示產品的歸屬權和區別與同類產品的標記及裝飾的作用。這一時期的印章、印記一般都是采用純文字的形式,內容也都是生產者的姓氏或姓名及產地,這些印章、印記,可以稱作是我國真正意義上的標志了
3.標志的普遍應用期:漢代銅器和漆器上的標志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商品的交流也變得更加平凡和廣泛,這時商品的生產者除了原有的官辦作坊外,還同時出現了大量的私營作坊,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這一時期由于生產力的逐漸提高,導致同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因此生產者和商業就需要在商品上有一個能用以區別其它同類產品的標志符號,以便推廣宣傳和保護自己生產或加工的商品。因此在這一時期標志得以普遍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