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鴯鹋養殖發展中面臨和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鴯鹋養殖業總的情況是好的, 但面臨
和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1) 一次性投資大。由于引進種鳥的價格較高, 飼
養地占地大, 興辦鴯鹋養殖業一次性投入遠大于其他
養殖投入。目前, 從國外引進處于*佳繁殖年齡的種鳥
約需2 萬美元左右, 而從國內引種一只3~ 6 月齡的鴕
鳥需3~ 6 萬元, 2 歲以上的成年鴯鹋需25~ 35 萬元。
據測算, 飼養1 公2 母的*小鴯鹋場, 僅孵化設備、種
鳥、中小鳥欄舍就需投資30 多萬元, 占地1 畝。而我國
人口眾多, 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搞鴯鹋養殖應慎之
又慎, 應考慮到一系列莫測因素, 盲目大辦鴕場風險
大。
(2) 鴯鹋的飼養周期長。種用鴯鹋從出生到具有繁
殖能力需22 個月以上, 公鳥則需更長時間, 在這段時
間里飼養者幾乎得不到任何回報, 資金占用時間長。
(3) 飼料消耗大, 飼料轉化率不高。從已收集到的
資料看, 成年鴯鹋每天需要精料1 千克左右, *高則需
2. 5 千克, 青粗飼料供應量為精料的5~ 8 倍。鴯鹋的平
均精飼料轉化效率僅為5. 5: 1, 低于大部分畜禽, 每只
上市商品鴯鹋需養至12~ 14 個月, 約需耗精飼料600
千克和青草1000 千克。隨著不斷馴化和規模化飼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