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春節有一個經久不衰的民俗——“搶頭香”。除夕夜除了家家戶戶拜祖先、圍爐吃團圓飯、發紅包外,各大廟宇是最熱鬧的地方。在此等候已久搶頭香的信眾,情緒沸騰,高聲倒數計時。子時廟門一敞開,大家拼命往前沖,各廟天公爐霎時插滿香柱。
每年除夕晚上八九點鐘,全臺各地廟宇都是人山人海。為了子時迎新,晚上11點以前,所有廟宇都要關閉廟門,信徒也要暫時離開耐心守候,就等子時重啟大門迎神。
相傳,大年初一*一個將香插在廟里香爐的,有“拔得頭籌”、“好彩頭”的涵義,祈愿會特別靈驗,可為自己一整年都帶來好運。祈求一年平安好運,是臺灣民眾必備的過年節目,拜廟文化已經滲入民眾生活深處。好多虔誠的老年人,小年夜下午就開始到廟里去禮拜神明,吃過年夜飯后,還會再次回去排隊“搶頭香”。
每逢除夕之夜,在臺北行天宮,擁擠的人群幾乎挪動不開腳步。許多人雖然沒有搶得頭香,但仍希望神靈保佑。嘉義新港奉天宮除夕夜,人們同聲倒數計時,待廟門大開后爭插頭香。去年楊榮峰從千余名信眾中殺出重圍,沖入廟門,用力把手中的香插進正殿香爐中。他非常開心,笑著說:“女兒剛出生,今年是*一次來碰運氣,希望為女兒祈福。http://www.023temei.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