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是一種藥用動物,有定喘止咳、潤肺益腎、舒筋活血等功效,廣泛用于浸
酒、制藥、人菜,目前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貨源稀缺,價格堅挺//因此,人工
養殖蛤蚧既能緩解產不敷銷的矛盾,又能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其養殖技術如下。
1、場地選擇 野生蛤蚧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多生活在巖石縫內或樹洞中,有
的也生活在房屋墻縫中,日伏夜出,喜捕食昆蟲,生長適溫為15~30℃、濕度55%
-75%。人工飼養蛤蚧,既可野外養殖,也可室內養殖,但要模擬野生的生態環境
。一般應選擇地勢開闊、蟲源豐足、避風向陽的場地,用磚塊或石頭壘成長4米、
寬3米、高3米的房舍,墻體厚度24-36厘米,盡量少灌灰漿,多留縫隙。還應預留
適當的洞穴讓蛤蚧躲蔭養神,在房舍的兩面墻壁上留1個窗口,用鐵絲網釘封牢固
,以利空氣流通。房頂用鐵絲網(孔徑0.5厘米)封蓋或用竹簾罩蓋,以防蛤蚧逃逸
。
房舍內每5~7平方米設一黑光燈誘蟲,墻上釘木板格條或竹片,并遮掛黑布或
麻袋,保持室內陰暗,適宜蛤蚧棲息。場內用石塊壘筑一些小假山,內設洞穴,一
般深40~50厘米。假山外圍種上一些花草,并設多處水池,供蛤蚧飲水、游水。
2、飼養管理 (1)飼料。蛤蚧為肉食性動物,喜食活昆蟲,不吃死蟲。多食鞘
翅目金龜子類、直翅目蝗蟲、膜翅目白蟻、蜂類等,有時也食小蝸牛、蟑螂、蜘蛛
等。根據蛤蚧的食性,可在夜間打開黑光燈誘蟲供它捕食,也可補飼人工飼養的無
菌蠅蛆、蛹蠶、蟑螂、土鱉蟲、蝗蟲等,還可補飼少量植物飼料,將南瓜、紅薯煮
熟后,加入適量食鹽、魚粉、骨粉、維生素等制成漿糊狀,每隔2-3晚喂1次。飼喂
方法是在傍晚將食物涂在鐵絲網或墻壁上,讓蛤蚧饑餓時尋覓舔食。為了保持天然
蛤蚧的品質,應以鮮活飼料為主。
(2)繁殖。蛤蚧一般每年3~4月發情交配,5—6月產卵,7~8月孵化。方法是
將待產卵的雌體養在籠內,多投喂昆蟲飼料,使其健壯多產卵。蛤蚧有啃食卵子的
習慣,應在籠內用紙格分開,紙格上貼一層薄紙供其產卵,籠外用布遮光,為蛤蚧
營造安靜的產卵環境。產卵后,將卵紙撕下集中孵化;有些卵沒有產在貼紙的地方
,須用鐵紗網罩封,并在上方用塑料薄膜遮蓋,避免日曬雨淋,以提高孵化率。大
蛤蚧還有殘食幼蛤蚧的習性,蛤蚧孵出后應及時分群飼養。幼蛤蚧喜歡在每天清晨
5—7時、晚上18-23時活動,要注意飼喂營養豐富的食物,頭幾天喂些糖水,6天后
投喂小蟲等飼料,喂粥時多摻些雞蛋、維生素、增長素等,促其健康生長,待其長
至10厘米左右長時就可放人舍內飼養。
(3)環境。蛤蚧喜陰暗涼爽、潔凈衛生的環境,當房內氣溫在25~t2;左右時
生長最快,濕度在60%時對其發育和健康有利。每天堅持打掃衛生,清除糞便,飲
水要求潔凈。
3、病害防治 (1)口腔炎。蛤蚧患此病時出現患部紅腫、張口困難、厭食等癥
狀,應隔離治療。用5%的呋喃西林或0.9%的高錳酸鉀溶液洗患處,并喂給維生
素 C和維生素B:,每次2.5毫克,日喂3次,或摻人配制的粥中飼喂。
(2)軟骨病。若發現蛤蚧軟弱無力、厭食,一連幾天不活動,日漸消瘦。可在
飼料中加入適量鈣片或富鈣物質,如將貝殼、雞蛋殼炒黃后研成粉,摻入粥中飼喂
。
(3)防藥害。當飼養舍附近農田大量椿用觸殺性農藥期間,不要開燈誘蟲;以
防蛤蚧取食中毒。
(4)防敵害。飼養房要經常清理,防止老鼠和蛇類隱藏其間。墻外洞穴要堵塞
好,門窗及時關嚴。此外,還須防止螞蟻啃食幼蛤蚧。
電話:180263733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