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當今少兒舞蹈藝術中存在的問題
(1)偏離少兒氣質,創作成人化傾向嚴重
(2)偏離少兒身體特性,技巧成人化傾向嚴重
少兒舞蹈技巧化與成人舞蹈技巧化有很大的區別,少兒時期的骨頭沒有定型、韌帶拉力不夠,有很多成年舞蹈演員一身的勞病、傷痕累累,筆者認為很多情況是屬于小時侯,舞蹈訓練表演沒有嚴格按科學的系統方法訓練所導致的后遺癥,也就是沒有充分考慮身體正在發育情況下,把舞蹈技巧成人化訓練表演所引起的的職業病。
二 正確的少兒舞蹈價值取向
(1)深入少兒內心、著重童心的塑造
從藝術形象上講,要呈現少兒的活潑和童趣,藝術特點一般來說應該是陽光、詼諧、積極向上,充溢著少年兒童的勃勃生機和渾然天性。對要表達的主題,我們應該從細處入手,以小見大,從少兒實際出發,用他們的眼光和角度去描述,循序漸進地表達藝術情感,注意在舞蹈語匯上體現少兒特征,盡可能地從模仿自然中尋覓舞蹈語言,從感受各種事物的規律中編織舞蹈語言,少兒舞蹈語言要簡潔、貼切自然。少兒舞蹈作品《包餃子》、《狗娃鬧春等都是現代優秀的少兒作品,仔細分析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深入少兒內心,著重童心的塑造,都充滿童心童趣,都真實反映了少年兒童情感,這些作品里舞蹈中的動作編排體現少兒的淘氣、天真稚樸,也淋漓盡致的體現出融于勞動及融于娛樂,從而使舞蹈的動作語言和舞姿表現充滿了醒人耳目的稚趣。達到了體現少兒內心特點。
(2)從少兒身體特點出發、著重形象性
我們在設計少兒舞蹈表現的動作時,首先應考慮到少兒的年齡特點,少兒正在發育過程中,身體器官都沒有定型。要從少兒本身出發,了解少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少兒實際動作發展和接受水平。少兒骨骼較軟,韌帶拉力小,肌肉不發達,收縮力小,肌肉、韌帶、骨骼容易受損傷,這些特點決定了少兒動作不應該是劇烈的、難度大的,應該是所以應選擇簡單、生動、明快、豐滿又有朝氣富有少兒情趣和生活氣息,具有形象性,從而體現出出的兒童舞蹈語言更追求形式的新穎性、變化性,它不只是簡單的模仿和夸張,不是照搬成人現成的動作,而是在不斷積累素材的基礎上建造自己的素材結構,以美的成功的工藝形式吸引廣大兒童,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激情,滿足他們的欣賞需求,這樣就發揮其長而避免其短,使他們的表演動作更有感染力,更能反映少兒內心世界的舞蹈動作。少兒他們對事物充滿好奇、生活中愛好動,對任何事情喜歡模仿,內心中不停編織著故事,生活里經常出現下意識的手勢動作,所以少兒舞蹈還應以模仿、律動、歌表演、集體舞動作為主,去表達他們的內心情感變化。
(3)深入少兒生活、體現趣味性
我們的兒童舞蹈一般是從幼兒期開始的。大致到學齡中期為止,年齡是從四歲至十四或十五歲左右。這一時期少兒的特點,就是在學習以外的時間,主要是玩耍和游戲。正因為如此,兒童舞蹈的趣味性和娛樂性,無疑應當擺在首位。只要孩子們喜歡的事情,他們才愛跳、才喜歡看,興趣是*好的啟蒙老師。因此,考慮舞蹈的題材時,應當選擇孩子們所熟悉的喜愛的、又有一定意義的、可以用舞蹈所表現的生活內容。在少兒舞蹈的編導中,舞蹈的動作要簡明,活潑,形象,這樣才能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讓少兒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是怎樣的角色,使幼兒的舞蹈天賦得以很好的發揮,主動參與活動,培養他們的舞蹈活動能力和對舞蹈的樂趣。
信息來源:http://www.etdancestudi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