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ED新光源經過十幾年的洗脫之后,在LED的生物學效應取決于不同的光學參數,包括不同的波長、流量、強度、輻射時間、連續波等不同的波長可以達到皮膚組織的不同位置,一般來說,波長越長穿透能力越強,在400nm、外穿透的皮膚組織距離不超過1mm,514nm穿透的距離約0.5mm-2mm,630nm穿透距離約1mm-6mm。同時不同波長的光可以被組織中不同的色基所吸收。
LED在皮膚醫學中的應用:
1.光子嫩膚技術
被定以為使用連續的強脈沖光在低能量度下進行非剝脫方式的嫩膚治療。從2000年問世以來短短幾年內,光子嫩膚技術很快普及全國,在各大城市得到廣泛應用,目前也是改善皮膚光老化的主要手段之一,皮膚光老化的特征性組織學改變是真皮基質中彈力纖維變性和膠原纖維成熟障礙,從而導致皮膚出現松弛和皺紋。
研究發現可見光到近紅外的LED光穿透皮膚表皮到達皮膚真皮層后,通過光熱和光化學作用,促使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再生和重新排列,從而達到減輕皮膚皺紋、增加彈力的效果。
2.促進創面的愈合
可見近紅外的各種波段的LED光源都可以促進外傷后上皮細胞的生長,促進創面的愈合。同時對于糖尿病患者下肢的腐爛上網愈合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3.其他作用
此外,LED還可作為一種不含紫外線的光療儀器、用于光動力療發、治療脫發、減輕紫外線照射后的皮膚損傷等等。
尤其可見,現在LED光源的應用了多方面,未來的時代必將是LED時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