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初期廣東肇慶(古稱端州)東郊羚羊峽欄柯山的端溪一帶,就出現了依靠采硯石、生產端硯為生的勞動者。這里,滾滾東流的西江水,穿峽而過,直奔南海。夾岸叢山峻嶺,氣勢磅礴,重巖疊翠。端硯名坑中的水巖(老坑)、坑仔巖、麻子坑、梅花坑,朝天巖、古塔巖、宣德巖......就錯落的分布在這風景如畫的環境中。生產的端硯慢慢地成了肇慶獨有的工藝美術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并得到達官貴人和帝王將相的賞識。宋朝開始把端硯列為“貢品”,蜚聲中外。
作品名稱:四海升平
作品尺寸:65*28*10
原料:端硯梅花坑
作者:鐘創榮
端硯石深埋地低,集億萬年日月精華,山川靈氣,孕育出色彩斑斕的石品花紋,并輔以雕刻師巧奪天工的雕飾,使之成為融實用、繪畫、書法、雕刻、金石于一體的具有極高欣賞價值的藝術品。
四海升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國家繁榮昌盛,作者利用端硯梅花坑天然的石眼雕刻成云海,兩條龍在云海上飛翔栩栩如生。
梅花坑
北嶺的梅花坑是宋代以后所開的,它硯石也很有特色,呈蒼灰微帶青黃色,里面有許多淡黃色的梅花紋,有如梅花鹿的皮毛,這個坑的硯石也是因為有此特點而命名的。這個坑的硯石以多眼為其主要特色,石質近似宋坑。
加上歷代制硯藝人的精雕細作,使其造型式樣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實用型逐漸提高到明清時期的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藝美術的行列。現在已成為中國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聞名遐邇。使來肇慶觀光的中外游客無不以擁有一方工藝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硯為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