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琴成為熱門藏品之前,很多古琴都是從老琴家的手里傳給自己的得意弟子,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如呂宏望收藏的一把南宋古琴“金風環佩”,就是一位老先生以極低的價格“義讓”給他的。“老琴收藏一講究緣分,二講究財力。能收藏到一把宋代或者是明代的古琴,那是需要有好機緣的。”
能夠流傳到現在的古琴,主要是唐、宋、元、明、清這五個朝代的老琴。唐朝的琴*好,因為它的音色*好,聲音非常寬厚。其次是宋朝的、元朝的、明朝的,清朝的*差,形制也不好看。”
但并不是所有的古琴都能像“大圣遺音”那樣拍出過億元的高價。一來唐代的古琴存世量很少,二來這把琴流傳有序,是文物鑒賞泰斗王世襄的舊藏,這又為這把琴增色不少。
所以收藏古琴跟收藏古代書畫一樣,也講究流傳有序,如果是名家收藏過的價值更高,判斷古琴的流傳可參考史料和古琴上的銘文。不過銘文也有造假的,但可以看其刀痕,如果是古代所刻,肯定會有風化的痕跡。”
新制的古琴有沒有收藏價值?上海瓷器鑒定表述:“那要看是誰做的琴了。現在一些入門級別的新制古琴,就有幾萬元的,而像北京的王鵬、西安的李明忠、成都的何明威、揚州的馬維衡這些當代名家制作的古琴,一把琴已經能夠賣到十幾萬元了,甚至過百萬元。”
梁基永也支招:“有收藏價值的新制古琴,*起碼必須是純手工制作的。現在一些普通琴行賣的古琴也很貴,但其實是流水線機械生產出來的,只不過在*終調音階段加入了手工操作,這樣的‘匠人琴’沒有什么收藏價值。”http://www.gwjysh.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