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戰略意義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是國家戰略,是先行先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意義深遠。這項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創新為著力點,重在提升軟實力,各項工作影響大、難度高。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主要任務是要探索中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推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于培育中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臺,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主要影響
對于上海而言,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推行,獲得機會的不僅是貿易領域,對于航運、金融等方面均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1、將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條框,放寬稅收、外匯使用等優惠政策,有利于跨國公司內部的全球調撥、會有更多的金融機構在上海注冊開業。
2、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推進將使得海上保險等航運服務業務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解決航運中心建設中金融支持的問題,這將使得上海獲得更多的制度紅利。
3、國務院2012年底批復同意,自2013年1月1日起,經浦東和虹橋國際機場中轉第三國的45個國家外籍旅客將享受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再加上自由貿易區的項目,自貿區將有望成為貿易和購物零關稅的自由港。
4、免稅和自由港將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業,而貿易區將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貿易和倉儲物流企業聚集,疊加中國的產業升級。因此,自由貿易區對于物流的集聚效應將更加顯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