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費管理系統實施的必要性
隨著醫療機構的改革及“分家”的勢在必行,醫院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必將被打破,特別是隨著人們健康意思的加強,醫療設備的檢查收入占50%以上。隨之病人通過醫院醫療儀器檢查的漏費情況也愈來愈明顯,各醫院也相應建立“行風辦公室”來管理漏費現象,可人為的管理是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所以如何加強醫療設備管理,成為各大醫院普遍關心的問題。
一、 醫院漏費的幾種情況:
1、 漏收:醫護人員的親戚、朋友、同學等等,他們一旦來醫院做檢查肯定是不繳費的。
2、 私收:醫院收費為100元,那么醫生只收50元。這樣病人樂意,醫生也得到實惠。這叫“雙喜”。
3、 合作分成:醫生與院外的小診所合作,他們的病人到醫院檢查,月底到診所分成!
4、 人情:親人、進人由于面子不收取費用。
二、 經濟效益分析:
縱觀以前的老用戶,每天都有6—10個不等的漏費現象,安裝過后一般科室經濟增長30%—50%左右,有的如胃鏡增長100%。現在按醫院日漏費*低來分析一下。
1、 某醫院的螺旋CT為例,保守估計每天漏費2人次,每次檢查為300元,則每年的漏費金額為:年漏費金額=300元×2人次/天×360天=216000元/天,即一臺CT機每年漏費金額至少也有:216000元/年。
2、 在以彩超為例,若每天漏費2人次,每次檢查費100元,則每年的漏費金額為:年漏費金額=100元×2人次/天×360天=72000元/年即一臺彩超機每年漏費金額至少為:72000元/年。單臺設備每年漏費那么多,更何況醫院還有那么多的醫療設備,加起來每年漏費的金額至少在80萬元以上。據不完全統計,大多數醫院能在2—4個月內收回成本。裝上該系統避免了醫院醫療檢查費用的大量流失,可以給醫院節約大筆資金,用于購買更新的醫療設備或為職工謀福利等。
三、社會效益分析:
1、提高了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使醫院的整體形象跨上一個新臺階。
2、強化了醫院醫護人員的主人翁意識,使他們能夠養成自律自強的習慣。
3、該產品的應用,凈化了院風,對醫院的廉正建設和規范化管理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4、為廣大患者提供了一個平等的就醫環境,提高醫院的整體競爭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