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設計的好壞如何評定,這是這么多年來一直飽受爭議的話題。都說1000個讀者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設計也是如此。當我們在朋友家里對某一個吧臺贊不絕口,或是在擁擠的街頭對一個樹立的建筑抬頭仰望,抑或是為了想看某些設計而跋山涉水。這應該就是人們對于設計的定義吧。
這就是設計的魅力,充滿感染,直抵內心。
其實,我們看到的,都是設計師經過無數個日夜創作出的成果。有的還被二次創作,但氣質已定,靈魂已具。我們無法走進設計師的內心,創意的初始來自什么?或許連設計師自己也說不清,往往都是在開始后,不斷的獲取靈感,不斷的找到方向,不斷的修正完善,*后,每一個設計師的內心還是仍不住安慰自己,設計是一個遺憾的藝術,一旦開始傳播,就不可阻擋。
近日,看了一本名為《好設計》的書,作者是美國人特里•馬克斯和馬修•波特,受到不少啟發。何為好設計?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好比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不過,好或許沒有標準,但總有邏輯,總有出處可循。
好是不需要定義的,能定義的都是標準和門檻。好,是一種感覺,感受和感想。無論是形式,還是創意,還是功能,還是可持續?
記得,09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度會議上,一些世界著名設計師在一場辯論中試圖對“好設計”的含義加以定義。在辯論中,每個設計師被要求舉出“好設計”和“壞設計”的例子各一個,并解釋選擇的原因。“好設計”、“壞設計”,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簡單的問題,卻很難回答。辯論中,幾乎所有人一致同意“好設計”必須有效地履行其應有的職能。除此之外,交鋒激烈。
其實,不僅僅是這些世界級的辯論者,落到每一個設計師那里,相比功能來說,如果更追求外觀的話,設計就是失敗的。但,在設計師心中,并不意味著就應該盲目地去追求功能性而不考慮形式。當然,創造的過程是緊張而又刺激的。這個過程,是一個在妥協中固執的堅持之路。
如今,大家的接受方式,大都是通過故事,如看電影,看電視,閱讀。在故事里,我們喜怒哀樂,在故事里,我們也增長見識。
從這個角度看,好包裝設計,應該傳遞一個好故事。對文字來說,設計有著更好的方式表達,如圖形,顏色。或許,所有的好故事并不需要圖片。但是,所有的好設計卻真的需要一個故事。
每一次設計,都是一場偉大的經歷和探險,需要很大的勇氣,它源自于設計師的經歷、世界觀、所具備的知識結構。有人說,設計是只是比我們多了一雙發現的眼睛。其實,在眼睛的背后,是一個可以推出靈感的邏輯。只是,我們很少認真對待可能被我們忽視的東西,事實上,好設計就在身邊的生活里。
從這個角度看,好設計,還應該源自身邊的生活。有評論家把設計當作是99%的直覺。所以,建議設計師們多做深呼吸,多回頭看,多鍛煉身體,多想想設計之外的其他東西。把手指從鍵盤上移開,將眼睛從熱點問題上移開,這樣的話,好設計將隨之而來。
對設計師來說,從那些交織的思維中走出來,再走進去,或許就有了靈感和答案。這樣的創作過程,都會植入設計之中。所以每當我們看到作品的時候,也可發現那份邏輯和演繹,這也是作品的基因。
設計是一場心靈的盛宴,它來源于人們對于生活的需求,卻高于這樣的需求。她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存在的。設計展現的是設計師飛天的想象力和縝密的邏輯思維,而這些靈感的來源就是是非因果的生活。
文視廣告設計機構作為一家在廣州LOGO設計與廣州VI設計有著十年歷史的公司,將積極吸取國際LOGO設計與VI設計、廣州畫冊設計新的理念與營養,爭取與國際接軌,不斷努力和完善自己的品牌和設計、策劃、制作,立志成為*優秀的廣州LOGO設計公司、廣州廣告公司與廣州VI設計公司,為本民族企業設計出適合的優秀設計。
廣州市文視廣告有限公司http://www.wsjrmh.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