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酒壺,民間稱“酒燙子”。是由外大內小兩只瓷壺組成,使用時,在母壺中注入熱水,酒斟入子壺中,將子壺置于母壺中即能溫酒,既便于取放,又可保溫延長溫酒時間。《十二金釵溫酒壺》采用溫潤如玉的“中國白”為胎體經高溫燒制而成,健康環保,確保加熱的酒不變味,原汁原味。傳統的十二金釵花面設計,更增加了器具的實用裝飾價值。
古人飲酒喜歡溫熱后飲用。晉代文人左思在《魏都賦》中就有“凍體流澌,溫酎躍波”的文句,明確說到溫酒。《三國演義》中多次寫到“煮酒”、“熱酒”,都是將酒溫熱了喝。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的瓷質溫酒器,它們造型華麗、瓷質細膩、花樣繁多,青花、單色釉、粉彩、五彩、斗彩,均出現在這一時期的溫酒具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文人畫的出現,淋漓盡致地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風雅至極。如亞洲陶瓷博物館收藏的明永樂青花西番蓮溫酒壺,就是當時珍貴的藝術品。清代延續明代溫酒器具的制作,大量出現了瓷、錫、銅材質的溫酒具。已經使得溫酒具成為了日常生活必需品,這里也不一一列舉。另外,明清時期,錫制溫酒器也廣為使用,成為主要的溫酒器。
在中國古代,人們喜歡溫酒,溫酒不傷脾胃,同時還有促進酒的酯化增香、提高酒質的目的。特別是紹興黃酒,在特制的溫酒桶中加熱后,更是散發出其醇厚的香味,絕對可以體會到“溫酒澆枯腸,戢戢生小詩”意境。古人書籍中記載的關于溫酒的故事有很多,著名的有《三國演義》中的《溫酒斬華雄》。這些日常使用的古代溫酒具,正好是一個縮影,它見證了中國酒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溫酒壺特別適合于秋冬春三季飲酒,經過溫熱的酒喝起來綿甜可口,酒益飄香。使人仿佛陶醉在詩情畫意之中。在冬季飲酒還能起到保健作用.
【產名】青花釉中人物
【產地】景德鎮
【等級】優級
【工藝】手工制作
【尺寸】總高約:12.8cm 底座高約:8cm 內膽高約:9cm 杯高約:4.5cm 口徑約:6cm。
【容量】2兩裝.另有半斤裝的大號酒壺
【規格】含酒壺.酒膽.酒杯.3件為一套。
【包裝】安全包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