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麥稈畫花瓶
產地:景德鎮
規格:齊全
包裝:安全包裝
材質:陶瓷
工藝:麥稈畫 傳統手工拉胚
作工:手工制作
麥稈畫花瓶剪裁圓滑、流暢,熨燙的色澤自然、靈活,粘貼平整,無錯位、無起皮,色澤明亮,質感韌滑,細部無呲裂、無印痕,造型準確,構圖和諧,富有藝術美感。
景德鎮麥稈畫花瓶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自先秦起,麥稈畫花瓶就被我們祖先作為高檔飾品,懸掛于殿堂樓閣、豪門貴舍之中。這種來自田野之間,出于藝術家之手的綠色藝術品,以輕韌飄逸、堂皇拙樸的藝術風格深受國內外游客的喜愛和好評。
麥稈畫花瓶制作
陶瓷麥稈畫工藝瓶,是把瓷器和麥稈畫這兩種我國的藝術瑰寶完美結合在一起。比起傳統瓷器,它具有植物莖稈的自然光澤和紋理,用料安全環保,形象生動逼真,立體感強等突出特點;比起傳統麥稈畫,它有上檔次、更實用,抗氧化、永不褪色等優點。麥稈畫陶瓷工藝瓶一般光澤透亮,藝術感染力強,具有極強的裝飾性,畫中的人物、花、鳥、動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給人以古樸自然,高貴典雅之美。具有極強的觀賞和保存價值。
麥稈畫,是始于隋唐時代的宮廷工藝品。它和剪紙、布貼一樣是一種剪貼藝術。麥稈要經過:"熏、蒸、漂、刮、推、燙、以及剪、刻、編、繪"等多道工序,依麥稈本身的光澤、紋彩和質感,一般不著色,根據需要進行剪裁和粘貼而成。麥稈畫具有光澤透亮、裝鈽效果好、藝術感染力強等優點,制作出的人物、花鳥、動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給人以古樸自然,高貴典雅之美。
寓意
依此傳說,東漢年間麥稈畫的藝術層次與寓意又有了歷史性的發展與升華。作為賴以生存的主要食品,小麥歷來被人們視為神圣之物,古人祭祀天地就賦予了小麥極高的地位,它象征豐收和財富。麥稈畫也因為它的材質來源而不僅有濃厚的民間味道,又有著吉祥高貴的象征意味。
制作工藝
麥稈畫采用純天然原料生產,符合環保要求,著色采取熨燙方法,保證了產品的形色不變和長期保存。它工藝制作精細奇巧,設計融合了古典與時尚元素,構圖萬變,效果令人驚嘆。麥稈畫有多種規格和圖案,產品題材涵蓋人物、人體、建筑、風景、花卉、花鳥、卡通、動物、歷史文化等多個方面,兼有現代與仿古風格、純色與彩色工藝。其采用純手工制作、不可嚴格復制的藝術特點,使其市場價值非一般裝飾品所能比擬。無論是賓館、酒店、辦公室、會議室,還是家庭客廳、臥室、餐廳,麥稈畫都適合裝飾布置,與一般裝飾品相比,更能彰顯主人的個性追求及高雅品位,同時,也是商務禮品、親友饋贈、欣賞收藏、旅游紀念的很好選
麥稈畫通過高超的藝術技巧表現豐富的文化內涵,巧奪天工,栩栩如生,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
麥桿畫制作工序十分復雜,整個制作工序全憑手工完成。需先將麥稈浸泡、熏蒸、漂洗,然后剖開整平,再進行薰燙,充分利用麥稈本身的自然光澤和質地,結合溫度的高低變化,對薰燙部位分輕重緩急靈活處理,技術上吸收融合國畫、版畫、剪紙、烙畫等諸多藝術手法,使麥稈表面形成深淺不同的層次和色變,之后再經剪、裁、印、貼等工序,才能制作出既古樸典雅、富麗堂皇,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從大的方面歸納,制作工序可分為拼料、下料、燙料、粘貼、裝裱等步驟,每一步驟中還可細分多道小步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