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ISO14001認證,法律法規在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和實施中的作用
一個組織必須通過建立和實施ISO14001標準,對其環境管理活動進行動態的系統化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確保其環境行為不僅現在滿足將來也能持續滿足有關的法律和本組織制定的環境方針的要求。隨著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在我國的實施和逐步推廣,人們對這一標準的作用和實施的意義的認識也在不斷地加深。
一、法律法規在體系建立和實施中的具體作用
通過對ISO14001標準的學習以及在咨詢和審核工作實踐中的體會,我認為其作用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為組織環境方針的制定提供幫助
為了確保環境方針更好地適合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的性質、規模與環境影響,組織必須通過掌握和了解與本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直接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并根據其具體內容在環境方針中對某些方面做出重點的、有針對性的承諾。如對一個冰箱制造廠,其方針的承諾必須考慮到關于保護臭氧層的國際公約和國家關于ODS物質使用的替代方案,對處在水污染重點控制區域的企業則應重點考慮國家和地方對水污染防治有關法律法規和總量控制要求,并在方針中加以體現,對處在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區的企業來說,則應重點考慮大氣方面的污染防治的承諾,而對于礦業企業則應重點從自然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考慮法律法規的具體要求并作出適當的承諾。
2、為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提供參考依據
環境因素是指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中能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要素。由于組織的環境因素的存在和作用造成對環境的影響與破壞。然而由于所有環境構成要素中除了人之外,其余的通常情況下均不能自己表達其意愿,而法律法規是根據人們對環境問題的研究成果而制定的,所以法律法規就必然成了環境的利益代言人。因此一個組織在考慮其環境因素對環境的影響時,可以將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和要求作為其主要依據。同樣,法律法規和標準中已針對不同污染問題的危害程度規定了不同的管理要求或控制排放標準,因此,也必然成為一個組織考慮不同環境因素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從而評價其重要環境因素的重要依據。
3、為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一個組織在對自己所要控制的重點環境問題尋找對策確定方案時,除了考慮技術條件,自身的經濟條件以及相關方的要求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考慮法律法規的要求。設定的目標和指標以及達到目標指標的時間進度等要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充分考慮到滿足法律法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4、編制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的依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