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中國嘉德春拍會上,齊白石巨制《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拍出4.255億元的天價,陳逸飛重要作品《山地風》8165萬元創中國油畫拍賣紀錄,元抄本《兩漢策要十二卷》以4830萬元人民幣創出中國古籍拍賣世界紀錄。此前,徐悲鴻的《巴人汲水圖》在2010北京瀚海秋拍中拍出1.71億元,李可染的《長征》在2010嘉德秋拍以1.075億元成交,張大千《愛痕湖》在2010嘉德春拍以1.008億元成交……
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進入了“億元時代”。如此天價的拍賣使藝術品市場進入了空前盛世。
時下,藝術品投資已成為與股票、房地產并列的第三大投資類別。據統計,2010年,我國藝術品交易額達到573億元,比2009年增長了150%多,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和英國的世界第三大藝術品市場。有人認為,藝術品的年收益率高達25%。
清遠的藝術品市場雖未成行成市,但市民對收藏字畫等藝術品有著向往和沖動。藝術品市場收益率是否高且穩定?藝術品市場是否存在因炒作而帶來的虛高?記者采訪相關業內人士為你作出解答。
藝術品由收藏變投資
“亂世藏金,盛世收藏。”經濟學家認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后,藝術品投資收藏業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2010年我國人均GDP達到4371美元,藝術品市場成交額達到1694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5倍。
清遠一名資深收藏人士告訴記者,在30年前,藝術品市場里都是清一色的收藏愛好者,人們收藏藝術品并不是完全為了日后賣掉賺錢。而現在,藝術品市場里多了很多投資者,藝術品成了賺錢的工具。“藝術作品的教化、審美功能在褪色,取而代之的是盈利水平和它的經濟價值。”
據可查資料記載,如今拍出天價的字畫藝術品,在幾十年前就是一年工資的水平。30年前,齊白石的畫在北京幾百塊錢可以買到一幅,當時相當于普通人一年的工資。而如今,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名人字畫,以現在的工資水平,幾十年甚至100年工資都很難買到一幅。中國藝術品價格的瘋漲可見一斑。
據介紹,2010年拍出1.71億元的徐悲鴻名作《巴人汲水圖》,是1949年一名南下干部花費160元從舊貨市場買來的,1999年該畫*一次出現在拍賣場時成交價格是132萬元,2004年第二次拍賣時成交價是1650萬元,再過6年它的價格已經是1.71億元。該字畫在62年的時間里“身價”增長了100多萬倍。
高投資回報率是投資客競相角逐藝術品市場的原因所在。“相比起股票、基金、債券,近些年藝術品的回報率要好一些。”清遠一名理財師表示。
征集方式:凡欲送拍、展覽者,請將藏品圖片發送到郵箱:757697157@qq.com郵箱
聯系人:崔經理
聯系電話:15391639498
QQ:757697157
公司網址:www.hkjiabao.hk
地址:上海市閘北區恒豐路機電大廈600號25樓(上海火車站對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