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礦物質
礦物質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不同,它不能產生熱能。礦物質是構成骨骼、蛋殼的主要成分,在軟組織和體液中如肌肉、皮膚、血液、消化液、激素中,也都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元素,參與體內各種代謝活動。山雞必需的礦物質元素有鈣、磷、鈉、氯、銅、鐵、鉆、鋅、碘、錳、鎂、硫、鉀等。另外,硒也是山雞所必需的,適量的硒有助于維生素E的吸收,可提高種蛋的受精率、孵化率等。在山雞的日糧中,鈣、磷、鈉、氯、鉆、鐵、銅、鋅、錳等9種元素是容易缺乏的,其余的元素一般不會缺乏,個別地區可能缺碘。 飼料中礦物質元素過量或不足,都會影響山雞的生長和產蛋,甚至出現代謝性疾病。因此,要適量供給。一般情況下,如果雞在地面上飼養,飼料中只添加鈣、磷、鈉、鉀等,其他元素不宜缺乏,如果是籠養、網上平養或水泥地面飼養時,必須按需要量添加。 (1)鈣和磷。鈣和磷是山雞需要量最多的兩種礦物質元素,它們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鈣還是構成蛋殼的主要成分,鈣和磷占山雞體礦物質總量的65%一70% , 99%鈣和80%磷存在于骨骼與蛋殼中,其余部分存在于軟組織和體液中,參與各種代謝過程。雛山雞生長發育快,主要是長骨和肌肉,需要大量鈣和磷。如果日糧中鈣、磷不足,則生長緩慢;骨發育不良,腿彎曲,關節腫大,骨易折斷,行動困難,嚴重時雛山雞患軟骨癥而癱瘓。成年山雞如果日糧中鈣、磷不足,
產蛋下降,產軟殼蛋及發生食蛋癖,嚴重時可引起成年山雞癱瘓。鈣在山雞日糧成分中的含量,雛山雞為0. 8%一1. 5% ,育成山雞為1%一1. 5%,種山雞產蛋期為2%一3. 5 %,*高不應超過4%。磷在飼料成分含量,雛山雞約為0. 4 %-0. 7 %,種山雞0. 5%一1% o磷的含量還應考慮“可利用磷”即“有效磷”,因為植物性料中的植酸磷,雛山雞的利用率僅為30%,成年雞只有50%,上面所述磷指總磷。 山雞對鈣、磷的吸收利用必須具備3個基本條件:*一,日糧中含有足夠的鈣和磷;第二,鈣和磷之間比例適當,雛山雞約為1. 2 : 1,青年雞為(1. 1一1.5):1,成年山雞為(4一5):1;第三,有充足的維生素D存在,因為維生素D能促進鈣、磷吸收和成骨作用。一般豆科植物飼料含鈣較多。禾本科子實及糠熬類含鈣量低,而含磷較多,但都是有機磷,山雞對有機磷的利用能 力低,以玉米、豆餅為主的日糧,一般都不能滿足山雞對鈣、
磷的需要。需補充貝殼粉、骨粉、石灰石粉等。
(2)鈉和抓。鈉和抓分布于山雞體各種軟組織和體液 中,能調節酸堿平衡和代謝過程,而且又是形成胃液和胃酸的原料,一般都是以食鹽形式供給。食鹽能提高食欲,促進消化,提高飼料利用率。日糧中缺乏食鹽時,消化不良.山雞食欲減退,雛山雞發育遲緩,出現啄羽、啄肛等異食腳。成年 山雞體重下降,產蛋減少。一般在日糧中加人0. 3 0. 5%的食鹽。用盆過多或拌料不勻,尤其雛山雞食后飲水 盤大大增加,嚴盆腹瀉,出現食鹽中毒甚至成批死亡。因此, 如果在日榷中配有魚粉,應摘清魚粉中鹽的含里,在配方時 應該準確計算配人鹽分的百分比。
(3)鐵、銅和鉆。鐵是血液中血紅素的原料,血紅素在體內起輸送氧的作用。銅能促進紅細胞成熟,缺銅時,紅細胞生長受阻。鉆有促進血紅素形成的作用。所以,鐵、銅、鉆是血紅蛋白形成所必需的物質,與體內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代謝關系密切,三者缺一不可,否則會產生營養性貧血,雛山雞生長不良,冠、肉髯蒼白,四肢軟弱無力,成年山雞產蛋率下降,孵化過程中胚胎死亡增加。8周齡內雛山雞每千克飼料中應含鐵80毫克,銅4毫克,鉆0. 1毫克。成年山雞含鐵50毫克,銅3毫克;種山雞產蛋期鐵含量80毫克,銅4毫克。
(4)錳。錳與骨骼的生長和山雞的繁殖有關,錳不足屈腔炎 生長雞腿骨變形,不能正常站立;成年山雞產蛋量下降,產薄殼蛋;山雞胚胎產生骨退化癥,畸形胚胎增加,孵化率降低,錳的需要量(每千克飼料含量),雛山雞為55毫克,種山雞為33毫克。
(5)鋅。鋅是山雞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 缺鋅時,雛雞表現食欲減少,羽毛生長不良,生長遲緩,關節 腫大,行走困難。種山雞表現性成熟較遲,所產的蛋殼較薄。種蛋死胎較多,破殼困難,初生雛體質較弱,多數在幾天內死亡。山雞對鋅的需要最,8周齡內雛山雞每千克日糧中含世為40毫克,種山雞為65毫克。飼料中肉粉、骨粉、小麥含有 較多的鋅,在日糧配合中應注意鋅的含量。
(6)碘。碘是甲狀腺形成甲狀膝家所必需的。缺腆時,主要表現為甲狀膝腫大,代謝機能降低。山雞對腆的需要量,雛山雞、青年山雞每千克日糧響應含0. 35毫克,種山雞應為0. 3毫克。如果常喂給由海魚制成的魚粉或海鹽,可少加或不加。缺碘時,應常添加含碘食鹽或碘化鉀。
http://www.xiangyuan8888.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