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拋光的原理:
電解拋光主要是在通過正負極的電流、電解液的同共作用下來改善金屬表面的微觀幾何形狀,降低金屬表面粗糙度,從而達到工件表面光亮平整的目的。
適用范圍:
A.主要適用于無法進行機械拋光的復雜零件(波紋管、簿片、沖壓件、醫療器械、首飾、門窗等)
B.適合于批量多,產量大的工件加工,更節成本
C.有特殊要求一定要電解拋光的工件.
D.有抗腐蝕,抗指紋要求的工件
作用:
能有效提高不銹鋼的抗腐蝕能力,抗指紋效果、增加亮度(鍍鉻色)
適合的材料:
通用適用于所有不銹鐵和不銹鋼.處理后表面亮色(境面效果)
優點:
1.保證所有不銹鐵與不銹鋼通用 解決了傳統配方上不同的材質需要不同的電解液的難題,降低企業成本和提高效率.
2.生產效率高 出亮程度比傳統配方提高2倍以上,電解時間可提高2~8倍。
3.絕對環保 有SGS證書,符合FDA及ROHS絕不含鉻酸、甘油等,可靠的品質保證.
4.藥液穩定 不存在藥水報廢現象,24小時連續工作包用一年。絕不存在用幾個月藥水就報廢或失效現象.
5.節省成本 導電性非常強,只需電壓4~7V,比傳統配方節電一半以上(傳統配方需要8~15V)
6.提供上門建線技術服務,保證達到理想要求.
使用壽命:
可以連續使用,不存在報廢現象,只需當藥液無形損耗部份后續添加部份新藥水即可.
使用方法:
1.根據工件加工狀況先去油脫脂(可采用洗潔精+滾筒拋光清洗、白電油、天那水等或用我司“常溫中性清洗劑”直接清洗)、機械拋光件先除臘(可采用我司“通用型除臘清洗劑”),沖水確保表面干凈
2.建議簡單酸洗(可使用2%~10%的硫酸溶液或者2%鹽酸+3%硝酸溶液),可視情省略。
3.清水(不可用污水或自然水)沖洗,沖凈工件表面酸洗液。
4. 加熱電解液至60-70度(不銹鋼),70~80度(不銹鐵),把鉛板或不銹鋼板掛在陰極,需電解拋光的工件用適宜的掛具固定在陽極且保持工件與陰極相對,然后調整電壓在3~12伏左右,拋光0.5~5分鐘取出工件,完成電解拋光工藝。電解拋光液初次使用宜選用較大的電壓和電流.以使溶液達到*佳狀態.至電解液出現微綠色,表明已有一定量的鎳、鉻離子溶入電解液中,拋光效果為佳.
5.漂水沖洗干凈.
6.烘干. 烤箱約為15分鐘,100度.檢驗標準是表面無水跡.
7.將廢水集中處理,加堿性石灰水或氫氧化鈉等中和,使PH值接近7時再排放.對環境無影響.
效果:
1. 電解拋光可達鏡面級光澤,拋光后產品表面可達Ra0.2~0.5μ,并且使表面生產鈍化層有效提升抗腐蝕能力。拋光效率高,質量好,數分鐘內可拋光至鏡面狀態。(*佳效果8秒出光且平整)
環保性能:
1.電解液不含有害物資,有SGS檢測證書。
2.廢水中和處理后可直接排放,對環境無影響
槽液維護及補加:
• 不銹鋼工件在進入拋光槽之前應盡可能將殘留在工件表面的水份除去,因工件夾帶過多水份有可能造成拋光面出現嚴重的麻點,局部浸蝕而導致工件報廢.
• 長時間不通電情況下,應將陰極的鉛板或不銹鋼板取出清洗,除去酸液。
• 在電解拋光過程中,作為陽極的不銹鋼工件,其所含的鐵、鉻元素不斷轉達變為金屬離子溶入拋光液而不在陰極沉積。隨著拋光過程的進行,金屬離子濃度不斷增加,當達到一定數值后,這些金屬離子以有機鹽的形式不斷從拋光液內沉淀析出,沉降于拋光槽底部,為此,拋光液必須定期過濾,去除這些固體沉淀物。
• 在拋光槽運行過程中,附拋光液不斷消耗外水份因蒸發和電解而損失。此外高粘度的拋光液不斷被工件夾帶損失,拋光液面不斷下降,需經常往拋光槽補加新鮮拋光液到開槽狀態;
常規工藝流程:
脫脂---漂水---酸洗---漂水---電解拋光---漂水---脫膜出光(10%HNO3或10%硫酸溶液)---漂水---中和---漂水---過純水---烘干包裝
以上工藝根據工件的實際情況與需要選擇增減
儲藏與包裝:
• 本產品在儲存、裝卸時,參照SH/TO164進行。*高溫度不應超過75℃;若長期儲存,*高溫度不應超過45℃。本產品不燃燒、不爆、無腐蝕性、環保;
• 35Kg/桶加強化工桶包裝,按一般化學品運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