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到深圳物流公司-中國物流發展的困境與前景武漢到深圳物流公司--作為一個物流專家,吳幼喜在業界以擅長大型跨國物流企業經營管理實務和厚實的經濟學理論知識而著稱。日前,本刊記者就中國物流業的發展等問題專訪了他,以下是這次專訪的主要內容。 問: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您認為中國物流業迄今的發展狀況如何? 答:眾所周知,中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應該追溯到具有標志性的199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邦國寫信給中國物流大會,這為中國現代物流業發展拉開了序幕。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我想有兩個前提是不可忽視的:*一,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進出口貿易快速發展,為物流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二,1995-1996年中國加入了WTO,為物流業走向國際化和專業化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中國物流業是一個發展較快的產業,其規模、速度、質量、模式都出現了跨越式的增長,對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另外,物流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一環,也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關注,近年來,政府也把物流業列入國家產業振興計劃,一些國內經濟發達地區也把物流產業作為區域戰略或支柱產業重點支持,成為強化城市區位和輻射力的關鍵措施,這是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業的發展一直存在隱憂,主要問題是物流企業利潤率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對社會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也影響到物流企業的再生產和投資能力。近年來,快遞業在節日期間出現的用人荒,導致貨物無法及時交運和到達;道路運輸中不合理的規費收取;土地使用稅及其他稅費的繳納都制約著企業利潤的提高。 另外,物流企業上市數量也較少,利用社會資本的能力也較弱,這對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也有重大影響。 外貿、消費、投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但目前外貿、消費和民間投資的速度明顯下降,物流業也受到這波浪潮的沖擊,2012年也將是物流企業發展緩慢的一年,當然,也是企業重組和自我調整的一年。 問:您曾經赴美研修,工作中也經常和美國物流企業打交道,能不能簡單談談美國物流企業與中國物流企業合作的情況? 答:武漢到深圳物流公司--我曾經擔任過一家中美合資企業的董事,這家企業是國內一家大型物流企業和美國一家國內知名物流公司合資的。雙方合資的原因是這家美國公司原來給美國BESTBUY等公司做國內物流配送的,但由于美國的一些大型超市的供應商的工廠遷移到中國,這家美國公司沒有能力搞定中國國內從工廠到碼頭的物流配送環節,所以尋求與中國的這家公司合作,通過這家公司的操作,完成供應鏈管理活動。對中方合資方來說,這樣的業務合作可以學到一些新的運營模式和技術,流程和IT按美方的標準來操作,并由美方培訓市場營銷人員,在美國市場開展營銷活動。這對目前擅長于做出口的中國企業來說,國外當地市場一直是個薄弱的環節,進口商品運輸和出口到國外的貨物的管控是一個硬傷,這種方式會幫助中國企業較短時間內了解和深入美國市場,逐漸取得營銷的主導權。 對活躍在國際物流市場的中國企業來說,如何走出中國市場,擺脫僅有口岸交接服務能力的現狀,逐步走向全球供應鏈管理,特別是進入歐美發達國家的物流市場,這是一個長期性的課題。www.ExamW.CoM 問:您認為中國物流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會是怎樣呢? 答:國內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數量較多,從未來的趨勢來看,我覺得有這樣幾個趨勢值得關注: *一,客戶市場細分趨向專業化 物流企業的客戶市場的“跑馬圈地”基本完成,物流企業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過程,基本上確定了各自的目標行業和目標客戶,并根據目標客戶的物流服務需求特點,努力開發出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