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有羊嗎堅持走肉羊養殖“由傳統飼養方式向科學飼養方式轉變”的目標,走數質并舉之路,通過抓大戶、建小區、樹典型、帶群體等發展模式,大力
發展肉羊產業。同時,全縣通過推進草畜平衡、封山禁牧、舍飼圈養等一系列制度與措施,常年實行禁牧,使草場得到休養生息。全縣通過青貯、微貯、氨化、
糖化等技術,使秸稈轉化率達到36%以上。幾年來,建設改良站點168多處,全縣大小牲畜改良率已達98.3%,建棚圈74萬平方米,青貯窖池20萬立方米,草地治理
總面積已達186多萬畝,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全縣畜牧業生產已逐步進入科學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
為了加快全縣肉羊產業的發展步伐,走“龍頭企業+基地+養殖戶”的產業化路子,突泉縣還通過與興發等肉食品加工企業積極與養殖戶聯合,開展肉羊基地
建設,并帶動幾萬農牧結合戶步入肉羊飼養和加工、銷售產業鏈。賣羊奶讓村民有了固定收入村民趙來友是村中的貧困戶,全家有5口人,除過一個孩子剛剛畢業
參加工作外,還有兩個正在上學。趙來友年齡大了不能外出打工,經濟負擔很重。今年3月,趙來友從村主任王小寶處領到5只奶山羊,經過精心飼養,5只羊每天
產奶就可收入50元,一個月下來就有近1500元的收入,加上奶山羊產下11只羊羔,賣掉后還收入將近2000元,5個月有了不少收入,基本解決了生活和孩子上學費
用。
村民房三義老兩口在家閑來無事,有養羊經驗,也從王小寶處領回6只奶山羊,專門賣羊奶增加收入,幾個月下來也有了很好的經濟效益“舍飼圈養育肥羊時
間短、效益高,‘引領員’帶領村民學到了新技術。”日前,阿榮旗得力其爾鄉龍頭山村民的舍飼養殖戶黃玉臣談起村里新建的育肥羊棚圈時打開了話匣子。“
引領俺們村的公安副局長于清泉前幾天帶領俺們7名村民到山東煙臺東鹽窩村考察學習舍飼圈養育肥羊技術,如今我們學到了技術,眼下正忙著建棚圈,到明年
春天就可以大干一場了。通過養殖育肥羊,俺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全國規模*大,全國品種*全,全國質量*好,全國價格*低,全國信譽*好,國家級重點扶持項目,國家級良種科研供種基地近些年來受世界養羊業由毛用為
主轉向肉毛兼用,進而發展到肉用為主的大趨勢影響,以及國內羊肉供需矛盾尖銳、牛羊肉價格不斷攀升等市場因素推動,羊肉生產得到迅速發展。特別是進入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以養肉羊為主的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從而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國南方北方農山區大力發展山羊飼養業,養殖戶大發“羊財”。
我國農山區有許多地方土山羊品種,例如南方的成都麻羊、貴州白山羊、云南龍陵山羊、廣西都安山羊、福建福清山羊、廣東雷州山羊、湖南馬頭山羊和濟陽黑
山羊等。所有這些山羊都是發展山羊養殖業的優良品種資源。雖然地方良種山羊都具有適應性強和耐粗飼等優點,但卻有體形矮小、生長速度慢和繁殖性能低等
缺點,故經濟效益有限。如果通過引進國外大型肉用山羊(如波爾山羊)進行雜交改良,生產肉用商品山羊,則經濟效益可以成倍增加。近年來,不少地方引進
原產于南非的肉用山羊—波爾山羊進行飼養繁殖,并與本地山羊進行雜交改良,取得了明顯成功。波爾山羊成年體重,公羊為84.5-90千克,母羊為75.5—80千克
,一年多胎,一胎多羔,平均年產羔羊3.6只,母羊產羔率為207.8%。據報道,波爾山羊與魯南山羊雜交,商品羊日增重180-220克,比本地羊快一倍。9月齡的
公、母羊體重分別達46.4%千克和39.3千克,平均比本地羊提高58.4%左右。飼養一只波爾山羊,每年產值可達500-700元,純收入增加400-500元。飼養一只波
爾山羊雜交山羊搞繁殖不會低于1000元其經濟效益比養2-3頭豬還高。熱線:1555471116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