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發酵床養豬技術以其零排放、環保的特點受到廣大養殖戶的喜愛,并得到國家畜牧部門的大力支持,從2008年開始,發酵床熱席卷大江南北。然而后來人們發現發酵床技術存在原料難找、成本高的問題,部分發酵床養殖場又改回傳統模式。濟南齊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經過多年推廣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1、發酵床技術本身是一個好技術,但要合理利用。首先是原材料:要因地制宜的選取發酵床墊料。目前發現*好的墊料組合是鋸末加稻殼,這種墊料組合使用壽命長、好管理。盡量避免使用玉米秸稈貨或者是單獨使用鋸末做墊料床原料,否則會容易造成墊料板結。
2、養殖場建設之前一定要咨詢專業的技術人員,并考察當地的原材料狀況。好多養殖場一開始建設就所有圈舍都預留好發酵池,圈舍建好之后發現墊料難找或者成本過高。
3、發酵床*佳利用方案是用來養保育豬。小豬在發酵床有益菌的作用下,黃白痢比較少而且冬天還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小豬的糞尿量小、體重輕,發酵床好管理,墊料消耗慢。即使成本高一點養保育豬也合適。而母豬、或是種公豬用發酵床只是起到分解糞尿的作用,可以不使用。而大豬用不用發酵床要根據當地原料價格來決定。可以適當延長保育期,從斷奶到100斤左右這個階段在發酵床圈舍飼養,100斤以后轉到水泥圈舍,這是*合理的利用方式,*大程度上發揮了發酵床的優點,避免的發酵床的缺點。
4、發酵床的水分問題:發酵床水分問題歷來有爭議。微生物的繁殖離不開水分,但墊料的濕度也不能過大。發酵床*合理的濕度是30-40%。
5、發酵床菌種一定要選擇高活性的菌種。高活性的菌種,使用壽命長,墊料管理省心。如果菌種活力不夠很容易造成糞尿分解不徹底,發酵床死床現象。
生物網站:http://www.swfj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