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雕塑歷史源遠流長,傳統的雕塑促進了現代雕塑的發展,今天我們就一起深入的走進中國傳統雕塑,具體的了解一下傳統雕塑的特點。
1.“虛實相生”的空間意識:古代時期老子、莊子的學說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中國文化內核的心理結構和審美心態的形成,直接影響著藝術活動行為和藝術形式的發生與發展。中國的雕塑無論是動物雕塑還是人物雕塑,甚至是器物很少見棱見角,多以柔和冤魂的體面,自然流暢的轉折處理,是造型富有一種彈性的曲線變化。給人一種美妙和諧、安然靜穆的藝術美感。
2.“尚大為美”的造型觀:莊子所說的尚大為美直接根源于中國人無限性的大宇宙的宏觀意識,它對其造型觀形成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南朝石獸高達2米多,長3米多,唐陵雕塑中的一對石雕獅子高達3.5米,其實磅礴、雄渾有力,堪稱中國動物雕塑中的蓋世之作。
3.“充實唯美”的體量感:無論是地上的大型陵墓雕刻,還是地下隨葬的陶俑;無論是石窟中的佛像,還是寺廟殿堂內的泥胎彩塑。中國雕塑普遍具有一種圓渾、豐厚、充實的體量感。
我們對生命的構想與生命力的活動方式的認識和感知自有獨鐘。因此在雕塑藝術中更注重氣韻在雕塑造型內部空間的充實和律動。以上就是中國傳統雕塑的特點,中國雕塑藝術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去發現和探索。
動物雕塑:http://www.shileishengda.com/dwds/default.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