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而且自ISO14000系列標準頒布以來,國內外立即掀起了檢測和認證的熱潮,企業的環保意識日益加強。
廣電計量在環境監測領域具備CMA和CNAS資質,出具的檢測報告得到國內和國際認可,在環境空氣與工業廢氣、室內空氣、噪聲、水質檢測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知名度。根據ISO14000標準和各類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可針對環境空氣質量、工業廢氣、工作場所空氣、地表水、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土壤環境質量、物理因素(噪聲、振動、高溫)等進行專業檢測服務。
8.1環境空氣與工業廢氣檢測
隨著工農業及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產生了大量有害物質逸散到空氣中,達到一定程度并保持一定時間時,將破壞空氣正常組成的物理化學和生態平衡體系,從而對人體、生物體及物品、材料等產生不良影響和危害。
大氣污染是我國目前最突出的環境問題之一。工業廢氣是大氣污染物的重要來源。工業廢氣中有害物通過呼吸道和皮膚進入人體后,能給人的呼吸、血液、肝臟等系統和器官造成暫時性和永久性病變。
空氣污染監測可以發現有害物質的來源、分布、數量、動向、轉化及消長規律等,為消除危害、改善環境,保護人民健康提供資料。
檢測項目
檢測類別 檢測項目
環境空氣 總懸浮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PM10、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甲醛、硫化氫、氨、氟化物、苯系物、苯胺類、臭氧、重金屬
工業廢氣 煙塵、 顆粒物、煙氣參數、林格曼黑度、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氯氣、硫酸霧、鉻酸霧、氨、氟化物、苯系物、丙烯腈、氯苯類、苯胺類、油煙、重金屬
8.2 室內及辦公場所空氣檢測
室內用品和室內的人為活動都可產生出很多污染因子,導致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超標,加劇室內環境污染,從而影響人體健康。有害物包括甲醛、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苯系物、氨、臭氧、放射性氡等。人們每天平均大約有80%以上的時間在室內度過,室內污染物的濃度雖較低,但由于接觸時間很長,其累積接觸量很高。因此室內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關系就顯得更加密切更加重要。
相關標準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2006)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進行修訂,于同年8月1日起實施。根據規定,建筑工程竣工時,建設單位要按照《規范》要求對室內環境質量檢查驗收,委托經考核認可的檢測機構對建筑工程室內氡(Rn-222)、甲醛、氨、苯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的含量指標進行檢測。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國家環保總局、衛生部制定的。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實施。規定的控制項目包括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規定控制的化學性污染物質不僅包括人們熟悉的甲醛、苯、氨、氧等污染物質,還有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項化學性污染物質。
檢測項目
檢測類別 檢測項目
室內空氣、公共場所空氣 溫度、濕度、風速、氣壓、新風量、換氣率、二氧化碳、照度、甲醛、氨、臭氧、苯系物、可吸入顆粒物、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