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豪華路線難復制
盡管業內對于特斯拉在中國的前景并不看好,但是對于特斯拉取得的成功,中國本土電動汽車制造商的羨慕溢于言表。
此前,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對外表示:“中國家庭消費一旦啟動,比亞迪分分鐘能造出特斯拉。”
對此,沈宏文并不認同,他認為比亞迪與特斯拉之間存在著本質區別。
因為,比亞迪走的是低端路線即“親民路線”,價格和售后服務是比亞迪所能體現的核心優勢,而高端、豪華電動車并非比亞迪的強項。
“特斯拉的成功是因為其找準定位、挖掘有效需求,國內中低端電動車只能在整個市場大環境好轉后才能有所起色。”沈宏文說。
周飄蓮也認為,本土品牌電動汽車很難復制特斯拉的豪車路線,而且國內許多電動汽車品牌大多為整車制造商,忽視其中的科技與服務等價值因素,難以滿
足高端客戶所需的高價值享受。
當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尚未步入良性發展周期,配套設施、補貼政策、牌照政策、重換模式、成本控制等各核心環節均未有實質性突破。
沈宏文指出,之前多家汽車公司股價隨著特斯拉上揚也多伴有概念炒作的意味,實體領域的發展并未有改觀。“該行業的快速成長期尚需5年左右的培育,盲
目制定政策、盲目擴張只會惡化行業的生存環境。”
此外,周飄蓮指出,本土電動汽車首先必須聯合多方關聯體,組成聯盟開發個人消費市場,拓展私人高端消費市場的營銷,而非只瞄準政府補貼;其次,必
須加強電動汽車售后服務水平,讓消費者購其所值,享受電動汽車帶來的非凡價值。
相關信息來源:www.swfchache.com www.swfgs.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