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四大發(fā)明之一。那么吉林印刷廠接下來就為您講述一下印刷術的發(fā)展歷史。
印刷術開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fā)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后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
印刷術隨漢文化的誕生萌芽,隨漢文化的發(fā)展演進。如果從其源頭算起,迄今已經歷了源頭、古代、近代、當代四個歷史時期,長達五千余年的發(fā)展歷程。印刷術發(fā)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手抄費時、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既阻礙了文化的發(fā)展,又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國的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fā)展,給人類的發(fā)展獻上了一份厚禮。印刷術的特點是方便靈活,省時省力。是古代印刷術的重大突破。
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后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
文章來源吉林印刷廠:http://www.jlbaihong.com/cws_View.asp?news_id=20137251459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