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努阿圖(Vanuatu)政府為吸引優質投資者,正在吸引全世界的投資者為其永久居留。通過永久居留權計劃,申請人及其直系家屬可獲得瓦努阿圖永久居留權。(申請人得到瓦努阿圖永久居留權不代表是瓦國公民,在瓦努阿圖居住或參與貿易活動10年,可入籍及取得護照)。
申請瓦努阿圖身份所需文件(豐信立德將協助您在1-2工作日獲得瓦努阿圖身份):
1.旅游謢照 (有效期不少于12個月);
2.原居地的無犯罪記錄;
3.擁有一間有效的瓦努阿圖離岸公司(隨身份免費贈送);
4.申請人出具足夠的收入或資產證明(豐信立德會計師事務所可出具);
5.給予瓦國政府的承諾擔保書(需由瓦國駐港商務專員公署認證);
6. 彩色照片40mm x 50mm 6張(白色背景);
申請獲準后,瓦努阿圖政府授予文件有:
1. 瓦努阿圖共和國永久居民身份證;
2. 瓦努阿圖離岸公司整套文件;
3. 瓦努阿圖永久居留權證明函;
4. 瓦努阿圖無犯罪記錄證明;
瓦努阿圖(Vanuatu)永久居留身份優勢,豐信立德為您總結:
1. 用于申請香港投資移民更加快捷(香港入境處直接與瓦努阿圖駐香港當局認證);
2. 十年后有機會申請獲得瓦努阿圖護照,成為瓦努阿圖正式公民;
3. 申請時間更加快捷,豐信立德協助您1-2工作日辦好;
4. 申請費用更加低廉,全部費用約7萬人民幣,比普通第三國身份便宜;
5. 可用瓦努阿圖身份報讀國內貴族學校/國際學校;
6. 瓦努阿圖與中國有良好密切外交關系;
7. 瓦努阿圖在港設商務專員公署,申請手續全程在香港辦理。有合法的法律依據, 為市場上*可靠及有法律理據之第三國永久居留權計劃;
8. 申請人可到瓦國投資及定居;
9. 申請人無須注資瓦國,申請人無須到訪瓦國;
10. 駐港官員迅速響應香港入境處查詢(適合申請香港投資移民)
11. 瓦國兩度評為世界上*快樂的國度;
12. Lonely Planet 推薦十大旅游必到地方;
13. 被稱為澳洲及新西蘭人之后花園;
14. 政治穩定, 法制健全;
15. 零稅率的投資天堂;
16. 成熟的離岸金融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瓦努阿圖永久居留權相關介紹:
瓦努阿圖內政部長于2011年9月7日根據瓦努阿圖2010年移民條例第十七章賦與的權力制定2011年移民法行政命令180號。于2011年9月13日刊憲并正式生效。
根據行政命令2011年180號,第12節6段,符合以下條件可獲批準得到瓦國居留權:
(i) 申請人需持有一間在瓦努阿圖金融管理局注冊的公司 和
(ii) 申請人需出示由瓦努阿圖金融管理局發出的有關公司注冊證書 和
(iii) 申請人需出具收入和資產證明,需由瓦努阿圖金融局認證,并獲得移民局局長同意 和
(iv) 申請人需按付表規定交付相關費用 和
(v) 申請人需出具擔保承諾書,需由有關瓦努阿圖商務專員公署認證。
瓦努阿圖介紹
瓦努阿圖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Vanuatu ,許多人又翻譯為瓦魯阿圖共和國,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屬美拉尼西亞群島,由83個島嶼(其中68個島嶼有人居住)組成。大自然對瓦努阿圖的恩賜是豐厚的,不僅給了她豐饒的土地,而且給了她豐富的海洋及旅游資源,被稱為澳洲及新西蘭人之后花園,亦被Lonely Planet 推薦為十大旅游必到地方。
瓦努阿圖的80多個島嶼幾乎個個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別是塔納島上的伊蘇爾火山,被稱為是世界上“*可親近的火山”,游人可以站在火山口的邊沿上觀看火山在腳下噴煙吐火。人們常把一睹這“上帝燃放的禮花”作為一生之幸。
南太平洋白沙如銀,碧波萬頃,熱帶潛水觀魚、觀火山口、高爾夫,游艇,帆板,沙灘運動等多項休閑娛樂,使您完全放松身心靜享安寧。
瓦努阿圖人文地理
一、總人口約24萬人。其中美拉尼西亞人占98%,其余為法裔、英裔、越南和波利尼西亞移民以及其它一些附近島國人。首都維拉港,人口約4萬人。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和比斯拉馬語,通用比斯拉馬語。比斯拉馬語由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綜合而成。
二、物產豐饒,生活簡單。瓦國位于南緯15至20度之間,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雨水豐沛,植被繁茂,海產豐富。每個家族都有一塊祖傳或酋長分配的土地,保障基本生活物資自給自足。餓了,隨手可摘香蕉、油梨、芒果、木瓜、菠蘿、激情果、面包果等熱帶水果為食,或用樹葉包裹芋頭、山藥、紅薯、香蕉等天然食材,用石頭烤制國菜“拉普拉普”享用;渴了,掬一捧山泉,飲一口椰汁,同樣清涼甘洌。
三、環境優美,樂心怡人。瓦毗鄰世界*大珊瑚海,無現代工業污染。海水清澈湛藍, 300多種珊瑚爭奇斗艷,450多種海魚穿梭其間,構成生機勃勃的海底世界。陸上森林密布,椰樹搖曳,鳥語花香,還有“南太平洋*美海灘”香檳海灘、“世界*可親近活火山”雅蘇爾火山等自然奇景。碧水、藍天、綠島、白帆,似仙境,賽蓬萊,符合人們對世外桃園的想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