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沒覺得自己特別喜歡或者崇拜過誰,那時候心里只能裝一個人,任憑何人再大本事也休想擠得進來,那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可老了老了如現今兒卻對什么事兒都瞧著新鮮、瞅著順眼,不管過去、現在、未來能咋樣,七公老幫主的七公烤雞架先崇拜起來再說。
看閆妮主演的《三槍拍案驚奇》我成了“鹽粉”;聽遼視《王剛講故事》我成了“和粉”;讀扎西頓珠《把車開到西藏去》我成了“扎粉”;嘗黑冰客《美式時酷冰激凌》我成了“冰粉”;品新派泡泡燙《骨湯麻辣燙》我成了“燙粉”;喝江南梅氏《老鴨粉絲湯》我成了“煤粉”;吃七公江湖《射雕英雄菜》我又成了“蓉粉”…
我發現自己是越來越熱愛生活了七公烤雞架成了我的最愛。
說到《七公射雕英雄菜》沒有吃過的人一定不知道,但看過金庸先生《射雕英雄傳》的人無不知曉譽滿天下、人品賊好、武藝高強、天資聰明、嗜吃如命的七公。相傳:郭靖在跟七公學了15招“降龍十八掌”之后,跪下便向七公叩頭,而初識郭靖與黃蓉的七公并不領情,立即點了郭靖的穴道,還把4個頭叩還給郭靖,說:“記著,我教你武功,那是吃了她(黃蓉)的小菜,付的價錢,咱們可沒師徒名分。” (第484頁)
想那“降龍十八掌”乃七公畢生絕學,若*一次華山論劍,七公能使出這套掌法,大可得到武功天下*一的稱號,可見其威力如何。但為了吃口七公烤雞架,把絕世功夫當菜錢付人,真是好吃得過了頭。
七公在初識郭靖、黃蓉之際,是完全不知2人來歷的,而黃蓉提出請七公吃東西,倒也別有用心(七公理應知道),但為了有好東西吃,一樣欣然應之。待黃蓉初展廚藝,“玉笛誰家聽落梅”和“好逑湯”吃得七公魂飛天外之后,定要傳授2人武功,可是七公自己提出來的:“你們兩個娃娃都會武藝,我老早瞧出來啦。女娃娃花盡心思,整了這樣好的菜給我吃,定是不安好心,叫我非教你們幾手不可。
由此可見,就算擺明了做出美食就是為了要他教武功,七公也一樣會答應的。從傳授了郭靖一招“亢龍有悔”,以后黃蓉的佳肴層出不窮,一招既授,自然越教越多。而這個過程當中,可以看出,誰只要有黃蓉的烹飪手段,誰都可以令七公教上一招半式(楊康也好,歐陽克也好,再大奸大惡的人,只要裝得好、不漏底,都可以騙到七公的武功的)。這樣說來,豈不是人人都可以學到七公的武功了?非也非也,別忘記有一個大前提:要有黃蓉這般的烹飪手段才行。《射雕》中武功一流的不知多少,南帝、中神通、西毒、東邪…但是會烹制美食的,就只有黃蓉一個。
郭靖的武功,本來十分低微,雖然服了蝮蛇寶血,也無濟于事,直到遇到了七公,才算是得窺上乘武功的門徑。所以黃蓉的烹飪術,成就七公和郭靖的師徒情緣。世事之難料,也往往如此,當郭靖在大漠放牛牧羊之際,怎能想的到,在萬里之外一個小島上一位會燒菜的小姑娘七公烤雞架的美味,竟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這真是七公射雕英雄菜:武功、美食、江湖,三槍拍案驚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