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鑒定粉彩的地方???
齊總:13916007753
雍正粉彩的好,一在瓷胎,二在畫工、裝飾的格調。雍正的粉彩所使用的瓷胎,器形嚴謹、端莊,單純就一件白瓷也是完整的藝術品。在裝飾上,雍正的官窯作品大多以單獨紋樣為主,不作過多裝飾。從大器至小器,那時的繪工們總能做到器形與繪畫設計的珠聯璧合。充分調動繪畫的裝飾功能去完成一件瓷胎的設計,極大地發展了雍正朝代瓷上繪畫能力,這一切都給我提供了*好的學習范本。
在反復觀摩了很多雍正時期的經典作品后,我發現瓷上繪畫和紙面繪畫的諸多不同之處:
一、主題的選擇和定位
瓷上繪畫的主題相對比較主觀,一件器物在繪制前即有一個很主觀的主題在,這些主題有些是約定俗成的,有些是拆散打開、拼裝組合的。所以瓷面繪畫在主題上就具備了視覺沖擊的特征。
二、適度的夸張、變化
一般情況下,瓷器的釉面是有弧度、有伸縮、有起伏的,在這樣的面上繪畫,描繪的物體也要相應地有弧度感和伸縮感,適度的夸張與變化才能與瓷器的器型相統一。
三、裝飾的實際需要
瓷面繪畫在主題的需要下,有些情況合情但不一定合理,如不同季節的花卉擺在一起;有些則打亂了正常的物態秩序,只要運用得合理都可以,以畫面的裝飾得宜為準。
四、畫面的修飾
瓷上繪畫與紙面繪畫的*大不同是在于,在紙上可以把一朵花、一片葉子任意大小、任意擺放,只要關系合適即可;但移到瓷面上就得謹慎,紙上的畫面放到立體的瓷器上只是其中的一個面,而瓷面的繪畫是在轉動觀看時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畫面。因此任何一個局部的方位分布關系要相對合理,連起來又不失完整,才是瓷上繪畫*完美的畫面。這就是為什么過去御窯廠一定是內務府把樣子設計好送來的原因。
五、情感的抒發
傳統的瓷上繪畫和瓷器除卻一部分實用瓷之外,大多都是世俗間喜聞樂見的題材,極具時代氣息。瓷上繪畫不像紙上繪畫那樣隨心所欲,強調的是心性與情感的抒發,當然則更偏重于形式與設計。但也有例外,多見于民窯的一些小品型的瓷畫里,也能看到和文人畫一樣的清新雋雅又不失野逸的作品。
事實上傳統早期的粉彩作品,繪畫與寫實風格更強烈一些,通過精彩的描繪來彰顯瓷器的精美,比如雍正時期,大量的留白,不做過多的工藝裝飾,繪畫造型疏朗有致,勾勒細膩傳神,工謹之外還備寫意之姿,顯得干凈、明亮、堂皇而大氣。這樣的格調正是我所追求的,即如何更好地表現和盡可能地傾注瓷畫的繪畫性,以及通過繪畫來表達我所理解的器形的裝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