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時期在仿古方面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體現了高超的制瓷技巧。景德鎮御窯廠受雍正皇帝的影響,仿燒前朝作品達到高潮,尤以仿燒宋代五大名窯的色釉及明代永樂、成化這三朝的青花*具水準。從仿燒的青花來看,有的不僅造型神似,尺寸大小一致,而且紋飾色彩描繪逼真,達到了“仿古暗合,與真無二”的程度。雍正仿明代永樂、宣德青花尤其精美,某些方面已經明顯超過了永宣的水平,帶有雍正朝特征。雍正仿永樂、宣德青花與真品相比較,真品圈足未經打磨,雍正仿品圈足多經過打磨而呈滾圓的泥鰍背狀;真品胎較厚重,雍正仿品胎較輕薄;真品青花中可見小筆繪畫的痕跡,雍正仿品青花中無此筆痕。雍正仿古瓷不是刻意模仿,而是在自身條件的基礎上模仿,對于古瓷的缺陷,則是利用新的技術去克服。例如,宣德時期的玉壺春瓶是拉坯制作的,雍正時期的玉壺春瓶則是利用模具倒出來的;宣德時期的青料采取的是水洗法提煉青料,鐵銹斑無法完全清除,雍正時期對青料采用的是火鍛法提煉,可以完全清除青料中的鐵銹斑。然而,為了達到宣德青花的效果,工匠沒有刻意使用含鐵銹的青料,而是在繪畫時,在畫中使用青料點染,同樣可以達到宣德青花的效果,又在青花中不見鐵銹斑。
民窯的高檔瓷與官窯瓷比較接近,民窯中檔瓷有相當一部分是出口的外銷瓷,低檔瓷主要是日用瓷。高檔瓷中又包括三種類型的瓷器:由于康熙朝瓷器生產時間長,影響大,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所以雍正早期青花沿襲康熙朝風格的較多;本朝風格瓷,雍正朝,上自皇帝下至督陶官對瓷器制作都有著精益求精、銳意進取的意識,這種意識對民窯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雍正時期,瓷器對外貿易非常興盛,大量的西方商人來到廣州,希望直接與中國貿易。據國外有關檔案記載,1728年法國東印度公司在廣州設立了商行,172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廣州設立了商行(夷館),1731年丹麥東印度公司在廣州設立了商行,1732年瑞典東印度公司在廣州設立了商行,雍正十二年,一年銷到荷蘭50萬件中國瓷器,運到法國的有6.9萬件。
上海休泰公司為你提供*專業的服務,創造無形和有形的增值空間,是您*佳選擇的拍賣交易平臺.聯系電話13122770286 陳經理 qq:409675353
本文出自;上海古董鑒定,上海古董鑒定拍賣,上海古董鑒定拍賣公司,上海古玩鑒定,上海古玩鑒定拍賣,上海古玩鑒定拍賣公司,古玩鑒定拍賣,古董鑒定拍賣www.021xt.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