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名科學家證明:巴馬水沒有污染
日本著名科學家、醫學博士江本勝2009年曾經到巴馬瑤族自治縣考察,并于當年的12月15日,在巴馬舉行了一堂關于水的知識講座。
江本勝先生從1993年開始拍攝水結晶的照片。他將從世界各地采來的水樣放入冰箱,溫度控制在零下5度,然后取出,在冰即將融化成水的臨界點時,利用高倍顯微鏡和高速攝影技術拍下水在不同條件下結晶時的面孔,并為此寫了一本名為《水知道答案》的書。從江本勝先生播放的照片可以看出,沒有污染的天然水能形成美麗的結晶,而人工處理過的自來水或受到污染的水都無法形成結晶。整個講座過程具體生動,在播放的水結晶照片中也包括了巴馬盤陽河流域采集的水的結晶體,從結晶的花紋可以看出,盤陽河水的結晶體花紋清晰,晶瑩剔透,這也再次證明了巴馬盤陽河流域的水是沒有被污染的水。
目前,國際公認的有五大“世界長壽之鄉”,分別是前蘇聯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罕薩、厄瓜多爾的比爾班巴、中國新疆的南疆一帶以及中國廣西巴馬。
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是多民族聚居地,位于廣西西北部,與百色、田阻等市、縣相毗。據了解,巴馬面積1971平方公里,這里巖溶地形與丘陵交錯,北部奇峰疊嶂,溝壑縱橫;中南部坡地連綿,河流蜿蜒,田園肥沃,盛產五谷。巴馬屬亞熱帶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0.4℃,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理想的避暑之所。
但是,讓巴馬走向世界的則是巴馬的長壽現象。獨特的環境、獨特的山、獨特的水,養育了大批百歲壽星。
巴馬是目前世界上長壽率*高的地區。國際上關于長壽率的定義為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老人的數量。“世界長壽鄉”的標準是每10萬人中至少應有7位健康的百歲老人,而目前擁有25萬人口的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有健康百歲老人76位,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老人31.7位,是國際上關于“世界長壽鄉”標準的4.5倍。
而巴馬的長壽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嘉慶皇帝就曾賜詩于巴馬壽星、142歲的藍祥老人。光緒皇帝曾欽命廣西提督給巴馬百歲壽星那桃鄉的鄧誠才贈匾一塊“惟仁者壽”。
近年來,巴馬的長壽現象也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1981年在德國漢堡第12屆國際老年醫學大會上認定中國的巴馬為世界長壽縣。1991年11月又在國際自然醫學會第13次年會上被認定為世界第五個長壽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