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試點擴容正式啟動。中國證監會8月3日表示,擴大新三板試點已獲得國務院批準,按照總體規劃分步推進、穩步推進的原則,首批擴大試點除中關村科技園區外,新增三個開發區,分別為:上海張江高新產業開發區,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天津濱海高新區。
新三板擴容獲批,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些高科技的小微民營企業的資金壓力,特別是園區類企業也將受益于新三板的擴容。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哪些類型企業適合上新三板?企業上新三板的條件、凸顯出的價值以及需要注意的風險。
一、什么是新三板
新三板可以說是真正名副其實的創業板,也就是不符合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業,可以到這個板塊上來進行融資,企業在新三板上市的動力有這么幾個:一是方便融資,二是可以提高企業知名度,三是可以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四是有利于PE退出等。暫時上不了主板的企業才選擇新三板作為過渡,像久其軟件、北陸藥業、世紀瑞爾、佳訊飛鴻都是先在新三板上市后才到主板上市的。并且,場外市場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在企業不同的成長階段,可以選擇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資本市場平臺,不用把IPO上市作為進入資本市場的唯一選擇。
二、新三板與創業板的區別
目前,新三板的市場定位是:為非上市公眾公司提供股權交易平臺,從而形成一個高效、便捷的企業投融資平臺。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創業板與代辦股權轉讓系統,都是服務于創新性、科技型中小企業。這兩個市場的服務對象上雖然有交叉,但也有差異。按生命周期來劃分,企業可分為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創業板面向成長后期、接近成熟期的中小企業,新三板針對初創后期、有產品、有一定盈利模式、接近于成長初期的中小企業。
三、三類公司適合上新三板
*一類:有處在成長早期階段的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這些企業規模小、風險大,難以被交易所市場投資者認可和接受,適合進入場外市場。
第二類:有適合進入新三板的,是那些自認為無必要,也不愿意采用相對較高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標準的企業。
第三類:有些企業自身特點難以支持一個交投活躍的市場,或者企業對股份流動性沒有特別的偏好,也適合進入新三板市場,比如中小金融機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