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總體流程:定位 → 鉆孔 → 清孔 → 鋼筋除銹 → 錨固膠配制 → 植筋 → 固化、保護 → 檢驗1、定位按設計要求標示植筋鉆孔位置、型號,但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鋼筋,鉆孔位置可適當調整(宜在4d范圍內),但均宜植在箍筋內側(對梁、柱)或分布筋內側(對板、剪力墻)。該工序所用主要物資:卷尺、紅漆。2、鉆孔鉆孔宜采用沖擊電錘(孔徑〈32〉或風鎬成孔),也可用水鉆成孔,如遇不可切斷鋼筋應調整孔位避開,對于高效結構膠,鉆孔直徑d+4-8mm,錨固長度20d,均能保證所植鋼筋達到屈服直至拔斷。鉆孔孔壁宜保持干燥,但孔壁輕微潮濕(孔內無積水)對錨固力基本沒有影響。在鉆孔過程中,若遇到鉆孔部位鋼筋太密而無法按設計要求位置鉆孔時,可在其附近鉆一附加孔洞,植入鋼筋,原鋼筋仍按正確位置放置(即擱在正確鉆孔部位上)。如果偏移距離≤35mm,則可在其間焊接長為5d的適當規格的聯系筋,把二者聯系在一起,使其受力轉移。焊接采用雙面焊,每隔600mm焊一個連系筋。當偏移距離>35mm時,則可采用“L”聯系筋將其連系在一起并且轉移受力,采用雙面焊,每間隔800設一道。該工序所用主要物資:電錘、風鎬或水鉆。3、清孔鉆孔完畢,孔內粉塵用壓縮空氣將孔內粉屑吹出,然后用毛刷將孔壁刷凈(宜反復進行2次),然后檢查孔深、孔徑,處理完畢,用絲棉將洞口塞緊,避免水流入孔內或其它雜物落入其中,保持孔洞干燥。該工序所用主要物資:空壓機、毛刷、卷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