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用條件、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四方山隧道(斜井作業隊)Ⅲ級圍巖施工,變形縫是隧道防排水的薄弱環節,環向施工縫(拱墻、仰拱)從外至內分別設置防水板,外貼式止水帶及中埋式止水
帶等多重防水措施。
2、施工縫、變形縫防水
(1)施工縫、變形縫處理 拱墻、仰拱環向施工縫處設外貼式橡膠止水帶及中埋式止水帶施工縫采用中埋式橡膠止水帶,變形縫采用中埋式鋼邊止水帶。
(2)復合式止水帶施工縫防水構造形式 復合式止水帶由外貼式橡膠止水帶及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組成,常見的復合式止水帶施工縫防水構造形式如下圖: 襯砌擋頭板及止水帶設置圖
3、止水帶施工
3.1 施工工藝流程 中埋式止水帶施工包括鉆鋼筋孔、固定鋼筋卡、固定止水帶等環節其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所示。 安裝外貼式止水帶 安裝定型模板 固定中埋止水 拆擋頭板 下一環止水帶定位 灌注混凝
土
3.2 施工方法及步驟 在施工縫位置(二次襯砌擋頭板處),先施工外貼式止水帶,施工完畢后,施工定型模板及固定中埋式止水帶,固定定型模板后施工混凝土。
3.3 止水帶施工控制要點
(1)、襯砌施工縫止水帶符合設計要求。
(2)、加強混凝土振搗,排除止水帶底部氣泡和空隙,使止水帶和混凝土緊密結合。
(3)、止水帶埋設位置應準確,其中心應與變形縫重合。
(4)、施工時不得損傷止水帶。
(5)、固定止水帶時,應防止止水帶偏移,以免單側縮短,影響止水效果。 、
(6) 止水帶定位時,應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使橡膠止水帶翻滾、扭結,如發現有扭結不展現象應及時進行調正。
(7)、止水帶的長度應根據施工要求事先向生產廠家定制(一環長),盡量避免接頭。如確需接頭,應滿足以下要求(如圖): 止水帶常用接頭形式
(8)、橡膠止水帶接頭必須粘接良好,不應采用不加處理的“搭接”。
(9)、止水帶粘接前應做好接頭表面的清刷與打毛,接頭處選在襯砌結構應力較小的部位,搭接長度不得小于 30cm。
(10)、設置止水帶接頭時,應盡量避開容易形成壁后積水的部位,宜留設在起拱線上下。
(11)、在澆搗靠近止水帶附近的混凝土時,應嚴格控制澆搗的沖擊力,避免力量過大而刺破橡膠止水帶,同時還必須充分震搗,保證混凝土與橡膠止水帶的緊密結合,施工中如發現有破裂現象應及時
修補。
(12)、襯砌脫模后,若檢查發現施工中有走模現象發生,致使止水帶過分偏離中心,則應適當鑿除或填補部分混凝土,對止水帶進行糾偏。
3.4 止水帶安裝檢查
(1)、止水帶安裝的橫向位置,用鋼卷尺量測內模到止水帶的距離,與設計位置相比,偏差不應超過 5cm。 、
(2) 止水帶安裝的縱向位置,通常止水帶以施工縫或伸縮縫為中心兩邊對稱,用鋼卷尺檢查,要求止水帶偏離中心不能超過 3cm。 、
(3) 用角尺檢查止水帶與襯砌端頭模板是否正交,否則會降低止水帶的有效長度。
3.5 止水帶接頭的檢查
(1)檢查接頭處上下止水帶的壓茬方向,此方向應以排水暢通、將水外引為正確方向,即上部止水帶靠近圍巖,下部止水帶靠近隧道襯砌。
(2)接頭強度檢查:用手輕撕接頭。
(3)觀察接頭強度和表面打毛情況,接頭外觀應平整光潔。抗拉伸強度不低于母材的 80;不合格時重新焊接或粘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