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電電源的要求又有些不同,一般來說航電使用27V電壓,要求是無過保護功能或者自動恢復,體積要求是很嚴格的,所以老的分離元器件完全被淘汰出去了,現在用600W和300W電源大小都在一個支票夾的大小,想想你們用的充電器吧,類似的你那個充電器是只有幾瓦功率的,多大的個。航電一般來說不會太過分要求低溫性能和高溫性能,因為在地面有加熱這個過程,天上的溫度一般不會高的,除非是特殊部位,*關鍵的就是體積和重量,這部分的電源我們國內能制造,但是.....咳咳,*大的一家造出來的東西實在不怎么見得人,體積足有進口的兩倍大。這部分的電源呢一般要求低壓性能好,8V都能工作。
航天電源,上面的電臺通信電源和航電電源大都是一個設備盒子似的,航天電源就要小很多了,怎么說呢 想象一下你的顯卡,很多就那么大,但是功率卻有200~300左右,能耐100度以上的高溫,能防水自動發熱蒸餾。有個玩笑話說就是扔到開水里煮都沒問題,當然好象沒那么用的,即使電源不壞,后面的設備就難說了。而且結構無比堅實,豎著的話讓邊后衛站在上面跳都沒問題,你把你家的顯卡拿來跳跳看,價格也是沒得說的,隨便拿個小片出來,*低價格2W還是*低檔的。可惜的就是一點,其中的很多關鍵芯片我們根本造不了,只有美國有,但是美國絕不出口給我們。
上次神5上天,不知道是總參從什么地方搞的,或者是我們那些可愛的航天工作者用什么土辦法搞出來的,搞的現在美國五角大樓逼著全世界所有用過這樣的電源的公司寫*終用戶報告,一個的頭都大了,不知道有多少萬這樣的公司,核對都是痛苦的事情。航天的電源要求就比較古怪了,因為一個小地方安不少設備,給智能處理用的5V,給單片機和電路板用的12V,無線通信設備的27V,做制動用的48,相當復雜,設計起來頭都要昏,檢測手段也要求很高,光是一臺電源質量檢測儀就要40萬美圓左右,每塊電源做出來就要先過那個關,然后做了環境實驗,老化實驗還得上去,光是檢測就要花上幾十個小時,一般是一個儀器一個時間只能做一個電源板子的測試。大家可以想想航天的錢是怎么花出來的了,說我們這次只花了200個億上天我覺得真是已經是低價了。www.sz-bwa.com
驅逐艦的電源。這個東西我有也是不能給出來的,就講講驅逐艦的直流供電方式吧。驅逐艦上用內燃機可以發電,但是提供的電源質量是很不穩定的,波動,干擾都很大,不足以給高要求的設備供電,象指揮,雷達,通信,武器等多系統的供電要求又不一致,電壓不同。所以采用集中轉換多路供電的方式,簡單一點說,是采用多個AC-DC電源并聯在一起,發電機提供的電源經過轉換后,分成多路電壓提供,每路電壓又有多個通路,就象家里用的電網一樣,直流電電網分布在全艦上,如果學過機車的朋友肯定對此有點認識的,但是在復雜度上不是一個等級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