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差與不確定度培訓內容介紹:
誤差與不確定度培訓由廣電質量學院舉辦,學院定期舉辦計量內較員、食品檢驗員、化學檢驗員、物理性與成分分析、產品安全性、可靠性等等國家職業資格鑒定培訓考核。測量不確定度培訓安排2天,常年開班。
一、培訓目的:
了解測量不確定度的發展、重要性及相關知識;
2、掌握CNAS對測量不確定度的相關要求,并理解相關理論知識;
3、掌握測量不確定度的各類型的計算原理、方法;
4、能夠正確運用測量不確定度的結果,并能編寫測量不確定度報告。
二、培訓對象::
1、準備建立或已建立了校準/檢測實驗室的人員:(含校準/檢測實驗室技術負責人/授權簽字人,檢測/檢驗室主管,檢驗員,技術員,分析測試員等) ;
2、關鍵檢測/檢驗人員;質量監督員、內審員等;
3,想掌握或加深理解或有志從事實驗室檢測或校準技術的人員和管理的人員;
培訓課程講解:誤差理論及不確定度表述體系是以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為數學基礎,以計量測試工作為實踐基礎的一個理論性、方法性的體系,這一體系的方法要用于所有科學技術和工程的測量、檢驗和控制領域,并涉及質量控制、工業管理、商品檢測、環境監控、醫衛檢驗、標準規范和國際合作交流貿易等許多方面。 實驗標準偏差是分析誤差的基本手段,也是不確定度理論的基礎,從本質上說,不確定度理論是在誤差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基本分析和計算方法是共通的。但測量不確定度與測量誤差在概念上有許多差異。誤差與不確定度在定義上的區別 誤差定義是測量值與真值之差,是一個確定值,但真值是一個理想的概念,真值的傳統定義為:當某量能被完善地確定并能而且已經排除了所有測量上的期限時,通過測量所得到的量值。真值雖然客觀存在,但通過測量卻得不出,(因為測量過程中總會有不完善之處,因此一般情況下不能計算誤差,只有少數情況下,可以用準確度足夠高的實際值來作為量的約定真值,即對明確的量賦予的值,有時叫*佳估計值、約定值或參考值,這時才能計算誤差。)誤差也就無法知道。而誤差加前綴的名詞如標準誤差,極限誤差等其值是可以估算的,但它們表示的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性,與誤差定義并不一致。測量不確定度是測量結果帶有的一個參數,用以表征合理賦予被測量值的分散性,它是被測量真值在某一個量值范圍內的一個評定。顯然,不確定度表述的是可觀測量——測量結果及其變化,而誤差表述的是不可知量——真值與誤差,所以,從定義上看不確定度比誤差科學合理。聯系人 周老師 135 6040 448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