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示范園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1.建設生態農業示范園是海南現代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在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并舉的基礎上達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促進農業生產一體化。我省農業科技園的發展建設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農產品質量,使傳統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方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為市場提供無公害農副產品,是符合當前國家和我省農業產業政策的。
2.海南省地理位置優越,項目區環境條件好、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土地資源豐富,可充分發展多種農業項目。本項目首先圍繞區域優勢和現實需要,從現代農業生態示范考慮項目的綜合開發利用,推行產學研相結合,使項目總體上產生良性循環,變廢為寶,并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保護了環境,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3.項目建成后,保證了海南省郊區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生態農業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通過不同層次的科技園來體現農業科技園的示范功能、輻射功能、卵化功能、培訓功能和觀光功能。農業科技示范園的建設可帶動海南整體區域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和應用,使海南省的環境質量得進一步的提升,真正做到對資源與生態環境的保護。
4.本項目各子項均引進良種栽培和飼養,采用先進的耕作技術和飼養方法,實行標準化生產,依托科研院校不斷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調整生態生產模式的同時,發展深加工,形成產業化生產,實現從傳統的粗放經營向集約化規模經營轉變,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項目擬生產優質農副產品為主,全面開發無公害、有機食品及畜牧良種,推動具有特色的高效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的發展,形成生態經濟新的增長點,供應整個海南市場及輻射周邊區域乃至全國范圍,起到示范推廣作用,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5.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明顯,財務評價指標均高于一般農業項目,項目是可行的。
6.建議:項目必須有規劃,我省農業科技園的建設必須以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或海南農墾總局為依托,按規劃組織較強的班子負責實施,技術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單位和技術人員指導,在實施中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選擇種植養殖的品種,注重生態,保護環境。
本項目區地處儋州市近郊,緊鄰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農業科學院及相關科研、教育單位。不但能有效地支持、幫助科技園在農業技術上、發展農業高速技術集農業發展信息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可充分發揮其科研成果轉化的優勢及科技貢獻率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