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怎樣打臺球?(四.三)>里,我講過每個人的身體情況是有差異的,要順應自身的身體結構打球.這體現在非持手和手架上就是:
定義,非持桿手和手架的置放的必要條件(一).
公理二.非持桿手和手架的置放務必要能讓身體輕松,平衡.
換句話說,非持桿手和手架的置放不能明顯地讓你的身體前傾或后坐,也不能明顯地左傾或右斜.一句話,要找準自身身體的平衡點,要穩!有人打球一天也不累,職業選手可連續作戰十幾個小時.有的人打球沒多會兒就腿酸胳膊疼的.為什么?有人說姿勢不對造成的.完全正確!打臺球打的就是個姿勢!姿勢對了,萬事具備,姿勢不對,萬事皆休!
現在回到架桿點上來,職業好手們的架桿點的不同,都是根據自身身體的平衡點的不同來確定的,進而形成良好的習慣,并將之固定下來.你現在應該明白了:*適合你的架桿點和母球間的距離是能讓你的身體*舒服,*穩固,*平衡的那個距離.它可能是十五公分,也可能是二十公分,還可能是三十一點五公分,誰知道呢?用不著精確測量.但你需要去試,去感覺,手架和母球間什么樣個距離,才舒服,才不累呢?!
一.斯諾克懸空式;
二.斯諾克提肘式;
三.庫邊斯諾克封閉式;
四.庫邊鳳眼式.
第四種多見于九球或黑八選手.前三種為斯諾克和黑八所用.下面重點談談前三種.
*一種 斯諾克懸空式
這種架桿手臂置于庫邊上,四指撐于臺面,拇指和手掌懸空.這種方法不是很穩.職業球手也有用的,但要歷經長期訓練才穩.
第二種 斯諾克提肘式
正常標準斯諾克手架,但需將肘部彎曲并提高.這種方法*穩.
第三種 庫邊斯諾克封閉式
將球桿放在庫邊上,拇指貼住球桿,食指從上面扣住球桿.這種方法和前兩種方法相比,手臂和身體會舒服一些,架桿的穩固度介于*一種和第二種之間.
我給這三種架桿方法起個別名:
*一種叫懶漢式;
第二種叫追求式;
第三種叫自然式.
不管你采用哪種,*后一定要落在一個"穩"字上.你一定要試試,究竟你用哪種,才能達到你自己的"穩固式"手架.
*后講講母球貼庫情況時的手架.
"母球一貼庫,心里就打怵."別說業余球手,職業球手有時也打不好母球貼庫球.但高手不會.在高手眼中,母球貼不貼庫沒多大影響,頂多就是桿法有點受限,準度不會有所下降.為什么?
我告訴你吧,關鍵在手架.
水平一般的球手打母球貼庫球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經常打滑桿
二.打點不純,不正,打成加塞球
三.只能輕推,打不上力量
出現以上問題主要是手架不正確或不穩造成的.
母球貼庫時的手架主要有三種:
一.將五指放在庫邊上,手掌在臺外,手腕略低于庫邊,食指和拇指略分開,架桿于食指和拇指之間.
二.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或食指和中指指尖放在庫邊上,其他部位均在臺外懸空且略高于庫邊,食指和拇指夾緊,架桿于食指和拇指之間.
三.整只手放在庫上,標準斯諾克手架.
*一種用的*多,其特點是穩.缺點是運桿距離短.
第二種運桿距離長,能發大力,但不穩.其要領是手臂盡量伸直,指尖用力抵住庫邊,以便平穩運桿.
第三種出桿方向與庫邊呈小角度時采用,手掌盡量放平.
母球貼庫時的手架練習方法:
一.短邊貼庫練習
將短邊兩底洞之間均勻擺放十顆貼庫球,1.將左邊五顆發力打進右邊中洞,將右邊五顆發力打進左邊中洞.2.將十顆球的每一顆分別發力打進對面兩底洞.這樣,總共有三十種情形.
二.長邊貼庫練習
將長邊兩底洞之間均勻擺放二十顆貼庫球,將二十顆球的每一顆分別發力打進對面兩底洞及中洞.這樣,總共有六十種情形.
你要能將上面介紹的三種手架合理應用,并且要會舉一返三.在這九十種情形中,哪種失誤了,就重點練哪種.直至你能連續五次擊打九十種情形而不失誤,即總共四百五十次擊打必須一次成功.只要你做到了,母球貼庫時的手架就算練成了.到時,面對母球貼庫,你就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恐懼了.只要你肯練,早晚有一天,你也能像高手一樣:"就算你貼庫,我也不打怵".并*終有一天你要能自豪地說:"母球貼庫,照準不誤http://www.kaixuanty.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