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管理有什么不同
管理,這個詞,我們都知道。但真正懂管理的人又有多少呢?管理,說來簡單,做起來可是沒有那么容易的。我們在此先不談怎么去管理,主要談談中西方管理的差異。
在古代農業時代,中國曾經國富民強,出現文景之治、開元盛世、貞觀之治、康乾盛世等很多經濟繁榮、人民富足、社會穩定的時代,這說明中國懂管理、會管理、能管好。管理國家、管理企業與管理家庭都是一個道理,由此推之我們也能夠管理好現代企業。為什么現在西方能管好企業我們反而管理不好了呢?歸根結底在于管理觀念的差異,中西方管理*大的差異體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一方面,在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的管理中經常出現“大概”、“差不多”、“還行”等詞,缺乏精細化的標準,導致執行不徹底。比方說,家長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怕孩子累,就告訴他作業差不多完成了休息會兒再做吧。在管理中,問工作完成得怎樣,回答說說差不多了。原因之一是沒有制定完成工作的嚴格標準,原因之二是由于人情味同情心,沒有按標準做的習慣,即使沒有按時完成工作也可以明天補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粗放型的管理觀念,這是中國管理與西方管理的*一個主要差異。
另一方面,即使制定了標準,執行幾天高漲的熱情低沉了,遇到點阻力就不再堅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沒有時效性就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而西方管理追求制定標準精細化,執行標準永久化,他們的這種管理觀念來自工業文明早于中國近百年。農業產品不像工業產品要求那么精細,于是形成了精細化管理的差異,西方管理在這方面優于中國管理,但西方管理缺少人情味,這是中國管理與西方管理的第二個主要差異。除了企業管理,其他方面的管理原理都是一樣的,無非是西方管理中的決策、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這些內容在遠古時候就在應用,在我國古代已經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是現代我們沒有很好地應用。這就像中國的四大發明,人家拿去用了,我們自己沒有很好地利用導致了落后。
綜上所述,我國民族企業只要能采用我國古代三大思維模型中的類比思維,就能解決管理水平難提高的問題;只要我們把管理精細化,執行標準化,就可以改善管理觀念適應時代要求。
相關鏈接:http://www.xaltpx.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