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山羊被稱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具有體型大、生長快、繁殖力強、產羔多、屠宰率高、產肉多、肉質細嫩、耐粗飼、適應性強和抗病力強的特點。自1992
年我國首批從南非引進波爾山羊以來,許多地區包括江蘇、山東等地也先后引進了一些波爾山羊,并通過純繁擴群逐步向周邊地區和全國各地擴展,顯示出很好
的肉用特征、廣泛的適應性、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顯著的雜交優勢。波爾山羊的純種繁殖在全國已經大面積推廣,但由于原種波爾山羊價格昂貴,總的來說數量還
不是很多。為了利用當地綿羊品種資源,尤其是小尾寒羊多胎高產的特點。用國外引進的優質肉用特點明顯、世界著名的肉用杜泊綿羊作為父本,小尾寒羊作為母本,進行雜交后所生的雜一代。通過對杜泊羊、小尾寒羊、杜雜一代三個不同品種各項指標的比較觀察到。從0~60日齡的生長速度測定,杜雜一代出生重為5.16±1.19㎏、杜泊羊的出生重為4.22±0.87㎏,小尾寒羊的平均出生重為3.85±0.99㎏,雜一代的出生重都比前兩者純種的大。從體尺的變化看,雜一代比杜泊羊變高了,比小尾寒羊變矮了一點,但是從它的胸圍看,杜泊羊的胸圍是39.2±3.5厘米,小尾寒羊的胸圍是36.49±3.83厘米,而雜一代的胸圍是39.06±4.12厘米,雜一代比杜泊羊胸圍大0.13厘米,比小尾寒羊大2.57厘米,也就是說雜一代的肉用特點比小尾寒羊明顯了,載肉量增多了。另外通過對三個品種的初產母羊,*一胎產羔情況的統計比較,雜一代初產母羊的產羔率比杜泊提高了49.29個百分點。根據屠宰率的測定結果也可以發現,雜一代的屠宰率比小尾寒羊提高了1.27個百分點,凈肉率提高了3.78個百分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