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民鑄造的銅雕、紋飾瑰麗,經過數千年的時間,聚集深蘊的文化內涵,擁有很好的文物價值和文物價值。隨著幾年來收藏藝術品的火爆興起,導致現在國內銅雕的價格一漲再漲,過去曾被走私出境的銅雕正在源源不斷地回流。但另一方面,由于其仿造銅器的條件和即使問題不大,所以現在有很多不法分子仿制銅雕工藝品,諸如移植、拼接等仿造新工藝更是層出不窮,令這些收藏家們苦不堪言,氣憤不已。仿古銅雕數量之多也讓人嘆為觀止,無論古玩店鋪還是小地攤,防偽銅雕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但是,銅雕藝術品和其他類別的文物鑒定技術不同,目前銅雕的鑒定技術已經游客很大的進步,現在已經開始運用現代化學、冶金學等現代技術來鑒定銅雕,不過對于平常人來說通過銅雕表面的銅銹來判斷銅雕的真假使人們常用的一種方法。
一、老銹新銹的區別
因為真假銅雕的時間和所處的環境不同,所以在細節上兩者之間的銅銹還是存在差距的。
從銹蝕的層次上看,古銅雕藝術品上面銅銹有著很強的層析分明感,一般我們從外到內分為銹土結合層、主體銹層、地子銹層。銹土結合層一般是銅雕上面的銅銹和地下接觸物兩者之間的混合物,如泥土或碳化后的草木屑等;在銅雕銹土結合層的下面有一層綠色或藍色的結晶銹就是主體銹層;再往下下就是緊貼銅雕的黑或紅褐色的氧化膜層,即地子銹層。這3層銹蝕我們很容易就可以辨認出來,有的古銅雕可能沒有銹土結合層,也可能沒有主體銹層,但是決不能沒有地子銹層,這是分辨真偽銅銹的重要判別方法,我們都知道,一般的仿古銅雕的年限都是很少的,通常只有一層表面的浮銹,浮銹下面就是鮮亮的銅質了。
從銹蝕所呈現的形態來看,真品銅雕和仿古銅雕之間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別的,古銅雕所收到的環境影響就為復雜多樣,除了在使用過程中所經受的損壞、侵蝕,還有諸如大氣腐蝕、土壤腐蝕、疲勞腐蝕等。這一系列的環境條件都在影響著銅雕作品的外部形態,從而我們便可以發現,在銅雕的表面形成各種各樣的銅銹,同時銹蝕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也會發生細微的變化。古銅掉收到不同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會呈現出自然與協調的風貌。仿古銅雕則不然,其銹蝕一般有化學腐蝕銹與膠著銹兩大類。
二、銅銹是歷史的產物
銅銹產生的狀況會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貳變化,當銅雕周圍的環境濕度大、溫度高的時候,銅雕表面的化學反應程度會相當的強烈,因而在銅雕的表面生成的金屬氧化物也相對于平時多些,我們將這一時間段,稱之為銅銹的生長期。相反當銅雕周圍的環境干燥、寒冷時,銅銹的產生速度也會因此而變緩甚至停止,生成的金屬氧化物也減少,我們將這一時間段稱之為銅銹的休眠期。但是銅銹的生長期、休眠期并不是絕對的,兩者之間一般在不斷的輪回交替。生長期到來時,新的化學反應在以前的生成物、銅銹的孔隙中發生,銅銹的多孔性越來越低,銹蝕之間也時常有反應發生。這些致使古銅雕表面的古銹蝕不但量多,且密度、硬度都很大,成分復雜、顏色豐富,有的銹蝕就像璀璨奪目、五彩斑斕的寶石。此外銹蝕的產生也受地域的影響,這與不同地區的溫度、濕度以及土壤中的各種酸、堿、鹽的含量有關系。
古銹蝕在形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經受復雜環境中各種物理的、化學的作用,如:污染、風化等,在這些作用的長期交替作用下古銅雕會形成一種獨特的風貌。這些相對穩定的銹蝕是銅雕數千年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妥協的歷史產物,呈現出和諧的自然美,也是其飽經滄桑的象征。它們不僅能反映出銅雕的原料組成,還記錄著銅雕與環境"相處"的漫長歲月中的各種信息。從這一層面出發,我們可以通過對銹蝕的分布,形態、顏色、光澤等等來判斷銅雕的真偽。
銅雕塑(http://www.yt2020.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