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在召集會議時先讓人們自由選擇位子,之后到室外休息片刻再進入室內入座,如此五至六次,發現大多數人都選擇他們*一次坐過的位子。我們每個人自從一來到這世界上,就都有了自己的位置,開始扮演社會賦予我們的一個角色。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父母的孩子,出生在一個固定的地點,從屬于某種性別,成長于某些環境,學習用某些語言。稍大一些,我們開始與某些人交往,開始完成自己的學業,并追求自己的事業。我們會戀愛,會成立自己的家庭,也會有自己的孩子……
所有這些,都是社會先天賦予我們或我們自主選擇的位置。社會是一個由無數位置組成的大系統,系統對每個位置都有著某種規范。而正是這些規范,保證著整個社會大系統的良性運轉。在社會生活的幾乎所有的情況下,我們都需要對自己的位置進行判斷,即所謂“定位”。 在廣告界享有崇高聲譽的“廣告瘋子”喬治·路易斯對定位理論就不屑一顧,認為定位是自然而然的事,他譏諷說:“定位是個屁”。就像“上廁所前先要把拉鏈拉開一樣”自然。實話實說,這是我們能聽到的對定位理論的最崇高的褒揚。一般來說,一種理論越是偉大,就越是顯得自然。
當然,如果全面認同定位理論,也會出問題,因為有些極端。筆者認為,定位只是一種策略,是我們進行營銷活動時必須要考慮的一環。定位就是尋求一個策略支點,而非全部。如果在這一點上看不清楚,那就別先忙著定位了——離“讓位”就不遠了。
所以,企業或者品牌只要做正確了方向性的決策,形成方向性差異化,就可以贏面大增。但要清晰地記得——產品本身,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基礎,也是所有營銷工作的基礎,沒有好的產品一切都是空談。我們也不能忽略它的缺陷,當企業或者品牌過分去追求差異化,忽略消費環境,忽視外力作用,很可能就會陷入死胡同。
I衣尚-中原*一服裝招商與服務平臺,主打“招商、資訊、商機、營銷”四大板塊服務,并提供新聞報道、營銷策劃、產品分銷等服務類產品。歡迎您的加入,期待您迎來品牌的春天,引領市場!
本文由http://www.iyshang.com/提供,轉載請標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