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10577480王先生qq820844535
一、天麻種子萌發與生長機理
天麻種子萌發初期,紫其小菇菌侵入種子皮層,集結在胚末端胚柄細胞外圍,使種子得到足夠的營養,分生細胞迅速分裂,突破種皮,逐步形成初生原球莖。經繼續生長發育后產生次生原球莖和營
養莖。次生原球莖和營養莖在得到密環菌絲體營養后就完成了種子生長發育周期。
二、紫其小菇的生物學特性與人工培育
紫其小菇屬口蘑科,小菇屬真菌,子實體散生殘叢生,呈半球形,灰色,柔軟。菌絲無色透明有分隔。
紫箕小菇菌能為天麻種子萌發提供營養,在生產中應用又稱天麻種子萌發菌。
人工培育萌發菌就是采集紫其小菇子實體、菌索、菌絲及天麻初生原球莖,進行母種分離。利用分離出的試管母種再培養瓶裝或袋裝的原種(二級種),再擴大生產栽培用的三級萌發菌種。
三、天麻的有性繁殖
天麻連續三、四代無性繁殖后,會退化變小,產量銳減成空窩。為保持天麻穩產高產,必須進行有性繁殖,雜交復壯。栽培天麻有性繁殖就是指經人工授粉結實,獲取大量種子,播種繁育新的天麻
個體。
具體做法:
1、選擇種麻。冬春挖天麻時,選出無創傷,芽眼飽滿,無病腐150~250克重的箭麻作種麻;夏天野生天麻抽臺后容易發現,可選桿粗,頂芽無損的野天麻采挖作種麻。
2、建立種子園。(1)種園放在室內殘院*好,可防止踐踏;(2)砌糟。用磚或石頭砌成凈空40厘米,高30厘米長度視房屋大小而定,間距以人蹲下轉身兩面都能授粉的糟子。(3)放種麻。種麻兩兩相對,屁
股向內,芽向外擺放,間距應5-10厘米,種麻距槽壁5-10厘米,種好后上面覆土10~15厘米。
種麻抽苔—開花—結實全過程要經常檢查土壤含水率,即土壤握之成團,落下即散。室內空氣濕度保持在80%-90%。
3、人工授粉。種麻平川5月中下旬開花,中山區6月和7月仍在開花。種麻抽苔到開花約30天,開花到種子成熟約25~30天。授粉時應準備尖細小鑷子、針、線盛放花粉塊容器,如紙盒、瓶蓋等。授
粉程序當花開放的第二天,且鑷子去掉舌瓣花,露出基部雌蕊,然后用鑷子或針輕輕采下合蕊柱頂部的雄蕊(藥帽和花粉塊)放入容器內。采集花粉時應一株一株到一個品種采空結束后,再采集另一株或
另一品種。然后將兩個不同品種的花粉塊交叉進行雜交授粉。授粉時鑷起一個花粉塊,點放在花基部的肉紅色雌蕊上,花粉有粘性,雌蕊粘盤亦有粘性,花粉一接觸到粘盤上,即被粘盤粘附住,這樣一
朵花的授粉就完成了。天麻花由下向上次第開放。因此,當一次授粉結束后,要用顏色醒目的線,將授過粉的花朵與未授粉的花塔隔開,防止再次授粉時遺漏。天麻的頂部花朵小,可提前掐掉,使養分
保證下部花大、果滿。
4、葫果的采收和檢驗。天麻種實外表有5道棱,成熟時顏色變淺變白,手捏可看到裂縫,這時將其采收,放入紙袋內,紙袋應放在通風干燥的房內,袋內*好放入干燥劑。種子采收后應進行檢驗,
即取出一定量的粉末狀種子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看到渾黃色的胚,用番紅劑或紅墨水染胚,顏色為紅色的就是*好種子、無胚種是未授上粉,不能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