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淋巴水腫專家 山東*好的治療淋巴結炎專家王培義教授
淋巴水腫(象皮腫)多由絲蟲病、致殘性手術(如乳癌根治與改良根治術后、腹股溝和盆腔淋巴清掃術等)、外傷、長期慢性炎癥刺激、放射治療及淋巴管先天性發育不良等原因致使淋巴回流受阻,淋巴管內壓升高、淋巴管曲張及瓣膜破壞,淋巴液滯流于組織間隙而導致淋巴管炎。由于長期的淋巴運轉功能下降,在淺層組織中形成的一種高蛋白水腫,可刺激纖維蛋白和巨噬細胞增生,同時,因組織嚴重缺氧和高蛋白環境又抑制了巨噬細胞的活性,因此,組織處于一種不斷感染和纖維化的病變過程,使皮膚、皮下纖維組織增生,淋巴管壁逐漸纖維化而增厚,從而進一步加劇了淋巴管堵塞,阻礙淋巴管再生,使淋巴液回流更加困難而形成惡性循環。久之,皮膚角化、增厚、變硬、粗糙,體積增大而形成象皮腫。由于淋巴水腫、象皮腫可導致患者永久或長期致殘,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第二大致殘疾病。
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王培義教授近年研制出治療淋巴水腫(象皮腫)和淋巴管/結炎等疑難疾病的新藥——溶纖素片劑。應用該藥以每人9g/d,3次分服,100天為一療程的方法治療各種類型的淋巴水腫(象皮腫)、慢性淋巴管/結炎341和313例;近年來,又先后在江蘇、河南、安徽等16個省、自治區擴大治療觀察達3萬余例,均獲得了與上述結果大致相同的顯著療效。研究結果表明:該藥療效確切,作用持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是目前上述疑難疾病患者唯一理想的天然治療藥物。該項研究于2001年經專家鑒定達國際先進水平。1997~1999年,曾被全國疑難病癥診治委員會、中國中醫藥優秀學術成果文庫和衛生部分別授予“攻克疑難病癥,造福億萬人民”、“中華醫學,突出貢獻,臨床特技,一代領先”和“全國德藝雙馨醫護工作者”稱號; 2001、1995和2004年,被民盟中央和民盟山東省委分別授予全國、全省先進個人稱號;2008年6月被國家衛生部授予全國絲蟲病防治先進個人稱號;其業績先后在《聯合日報》、《健康報》、《山東統一戰線》、《中央盟訊》、《山東盟訊》、《濟寧日報》和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 聯系人:王培義 張桂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