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刁柏 Radix Asparagi officinalis
(英) Common Asparagus Root
別名 小百部、山文竹。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 的嫩莖塊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光滑無毛,稍帶白粉。莖長而軟。葉狀枝絲狀,每3~6枚成簇,長5~30mm;鱗葉淡黃色。雌雄異株,花長6mm,1~4朵腋生,花梗長約lcm;雄花花被片6,長5~6mm,雄蕊6,藥背著;雌花花被長約3mm,有6枚退化雄蕊。漿果球形,紅色。花期7~8月。
浙江等地有栽培。
采制 春、秋季來挖塊根嫩莖,洗凈,開水燙后曬干。
性狀 塊根數個或數十個成簇,亦有單個散在者。呈長圓柱形,長10~25cm,直徑約4mm,外表黃白色,或土黃色,有不規則溝槽。質地柔韌,斷面淡黃白色。
化學成分 含皂甙,其皂甙元為美洲菝葜皂甙元(sarsasa-pogenin)。此外尚含松柏甙(coniferin)、白屈菜酸(chelidonicacid)、天門冬酰胺、天門冬糖、精氨酸等。
性味 性微溫,昧苦、微辛。
功能主治潤肺鎮咳,祛痰殺蟲。用于肺熱咳嗽、殺疳蟲;外治皮膚疥癬及寄生蟲。 《神農本草經》中均有記載,并被譽為“上品之上”,性質“微苦,寒,無毒同,解諸肉毒”。主要用于抗防腫瘤、抗乳腺增生及防治其他多種疾病
國藥準字號乳寧片以天然藥用植物石刁柏( Asparagus officinalis,L)為主藥加工而成. 《神農本草經》中均有記載,并被譽為“上品之上”,性質“微苦,寒,無毒同,解諸肉毒”。主要用于抗腫瘤、抗乳腺增生及防治其他多種疾病,古希臘人在公元前200年即認識到這一點,在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已經開始人工栽培。美國匹茲堡大學生物化學教授卡爾.盧茨博士在美國權威醫學雜志《癌新聞月刊》上曾發表了著名的有關石刁柏醫治乳腺增生及多種腫瘤的研究成果,轟動了國內外醫學界。該文闡明了石刁柏含有豐富的組織蛋白、葉酸、核糖核酸、天門冬酰胺、硒等多種氨基梭和微量元素,其中結合性組蛋白是一種“使細胞生長正常化”的特異性物質,天門冬酰胺、葉酸、核糖核酸、硒均有抗腫瘤作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專家將石刁柏列為防治腫瘤、抗乳腺增生的“五星級”藥品之一。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炸及煙酒等刺激性食品;本品性中和,胃寒、熱病人均可服用;調節女性內分泌平衡的功能周期為60天,故必須服用兩個月才能使雌激素與孕激素平衡,使氣血平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