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參Radix Scrophulariae 【英文名稱】
Figwort Root
【別名】
元參、浙玄參、黑參、烏元參。
【來源】
玄參科植物玄參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根。 玄參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中品。李時珍釋其名惠曰:“玄;黑色也。”并引陶弘景謂“其莖微似人參,故得參名。”弘景并曰:“根甚黑。”蘇頌曰:“二月生苗。葉似脂麻對生,又如槐柳而尖長有鋸齒。細莖青紫色。七月開花青碧色。八月結(jié)子黑色。又有白花者,莖方大,紫赤色而有細毛,有節(jié)若竹者,高五六尺。其根一根五、七枚,三月、八月采暴干。”李時珍亦曰:“花有紫白二種。”再對照《本草綱目》的附圖,可以認為根黑、莖方、花紫色者與現(xiàn)今廣泛使用的玄參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相似。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長圓柱形或紡錘形。莖具四棱,有溝紋。下部葉對生,上部葉有的互生,卵形至披針形,長10~15cm,邊緣具細鋸齒,齒緣反卷,骨質(zhì),并有突尖。聚傘圓錐花序大而疏散,軸上有腺毛;花萼5裂,裂片邊緣膜片;花冠褐紫色,上唇長于下唇;退化雄蕊近圓形。蒴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溪邊、山坡林下及草叢中。主產(chǎn)浙江。
【功能主治】
涼血滋陰,瀉火解毒,發(fā)燒煩渴,自汗盜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結(jié)核。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溫毒發(fā)斑、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癰腫瘡毒。用量9~15g。
磐安玄參質(zhì)堅性糯,皮細肉黑,枝條肥壯而得名“烏元”,長年供南京金陵等大藥廠。 |
|